《清平乐(登第)》

时间: 2025-01-26 03:39:59

烛花催晓。

醉玉颓春酒。

一骑东风消息到。

占得鳌头龙首。

长安去路骎骎。

明朝跃马芳阴。

应是花繁莺巧,东君著意琼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乐(登第)
李弥逊

烛花催晓。
醉玉颓春酒。
一骑东风消息到。
占得鳌头龙首。
长安去路骎骎。
明朝跃马芳阴。
应是花繁莺巧,
东君著意琼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诗人登科后的喜悦。清晨,烛火催促着黎明的到来,诗人醉饮着春酒,沉醉于美好的时光。东风送来了捷报,诗人如骑士一样,骄傲地获得了名次,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从长安出发的路途如飞一般,明天将骑马在花香四溢的阴影中疾驰。想必是春天的花儿盛开,黄莺鸣叫,春天的君王对这美丽的琼林特别用心。

注释:

字词注释:

  • 烛花:蜡烛的光,指灯光。
  • 醉玉:形容酒的美好,"玉"指的是美酒。
  • :倾斜、消沉的样子。
  • 骎骎:形容马行走的快而轻快的样子。
  • 鳌头、龙首:指名次,"鳌头"比喻第一名,"龙首"指头名。
  • 东君:春天的神祇,象征春天的到来。
  • 琼林:美丽的林子,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繁荣。

典故解析:
"占得鳌头龙首"中的"鳌头"与"龙首"常用来比喻科举考试中取得第一名的荣誉,与传统文化中对成功的渴望紧密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因其在诗词方面的杰出表现而被后人称颂。其作品多描绘人生的感悟与自然的美好,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弥逊登科之后,表达了他对春天的赞美与对成功的喜悦,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科举制度的重视和对个人成就的追求。

诗歌鉴赏:

李弥逊的《清平乐(登第)》是一首充满春意与喜悦的词作,诗人在成功之后,借助春的美好表达自己的心情。整首词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象征着新生和希望,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生活的热爱。

开篇的“烛花催晓”,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温暖,给人一种清新而生动的感觉;接着以“醉玉颓春酒”展现了诗人沉醉于美酒与春光中的欢快心情,表现出一种无拘无束的洒脱;而“一骑东风消息到”则暗示了他在科举中取得的成功,带着喜悦的消息如东风般轻快。

“长安去路骎骎”表达了他出发去往长安的兴奋与期待,似是在暗示着他将要面对的更广阔的世界。最后的“应是花繁莺巧,东君著意琼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更是对春天的赞美,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与绚烂。

整首词通过春天的意象,传达了成功后的喜悦之情,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烛花催晓:清晨的烛光在催促着黎明的到来,象征着新的开始。
  2. 醉玉颓春酒:沉醉于美酒和春天的欢愉,表达一种轻松愉悦的心境。
  3. 一骑东风消息到:东风送来了好消息,暗指诗人考试成功的喜讯。
  4. 占得鳌头龙首:指诗人名列前茅,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5. 长安去路骎骎:前往长安的路途轻快而迅速,表现出诗人急切的心情。
  6. 明朝跃马芳阴:明天骑马在花香四溢的地方,象征着美好的前景。
  7. 应是花繁莺巧:春天的花儿盛开,黄莺歌唱,描绘出春天的生机。
  8. 东君著意琼林:春天的神祇对这美丽的林子特别用心,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酒比作美好的享受,表现出一种醉人的情感。
  • 拟人:将东君赋予了意志,象征着春天的温暖与生命力。
  • 对仗:如“骎骎”与“巧”,形成了和谐的音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春天的鲜花和诗人登科的喜悦,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烛花:象征着温暖与宁静。
  • 春酒:象征着欢愉与享受。
  • 东风:象征着春天的希望与机遇。
  • 花、莺: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烛花催晓”中的“烛花”指的是什么?
    A. 蜡烛的光
    B. 花的种类
    C. 清晨的露水

  2. “长安去路骎骎”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期待?
    A. 春天
    B. 成功后的未来
    C. 朋友

  3. 诗中“东君”指的是哪个季节的神祇?
    A. 夏天
    B. 冬天
    C. 春天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但其更多地体现了女性的细腻情感与对爱情的追忆,而李弥逊的《清平乐(登第)》则更侧重于对成功与春天生机的赞美,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
  • 《李弥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