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次李伯纪韵趣开东阁)》
时间: 2025-01-11 15:03:39意思解释
水调歌头(次李伯纪韵趣开东阁)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原文展示:
安石寓丝竹,方朔杂诙谐。昂霄气概,古来无地可容才。不见骑鲸仙伯,唾手功名事了,猿鹤与同侪。有意谢轩冕,无计避嫌猜。静中乐,山照座,月浮杯。忘形湛辈,一笑丘壑写高怀。只恐天催玉斧,为破烟尘昏翳,人自日边来。东阁动诗兴,莫待北枝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乐趣和幽默的境界。安石(指苏轼)在乐器和音乐中寄情,方朔(指方干)则在诙谐的言语中交融。昂扬的气概,如同高飞的云霄,古往今来并无地方可以容纳这样的才华。看不到骑鲸而来的仙人,只能轻松地处理功名利禄,但与猿鹤作伴,彼此相互欣赏。想要谢绝官场的荣耀,却无计可施以避嫌疑。静坐于此,乐趣无穷,山影照映着座位,明月浮动在酒杯上。忘却世俗的身份,只愿一笑之间,丘壑之间尽显高远的胸怀。唯恐天公催促玉斧,打破这烟尘昏暗的世界,彼此在日边而来。东阁里激发了我的诗兴,莫要等到北枝花开再来。
注释:
- 安石: 指苏轼,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
- 丝竹: 传统乐器,这里指音乐。
- 方朔: 指方干,他的诗风诙谐幽默。
- 昂霄: 高飞的云霄,象征高远的志向。
- 骑鲸仙伯: 传说中的仙人,象征理想境界。
- 猿鹤: 这里象征志同道合的朋友。
- 轩冕: 指高官和荣华富贵。
- 烟尘昏翳: 形容世俗的喧嚣和混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擅长律诗,风格洒脱,常描写自然与人文情怀。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东阁,表达了对高洁志趣的追求与对官场世俗的无奈,暗含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思考。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次李伯纪韵趣开东阁)》是一首富有哲理和审美情趣的诗作,李弥逊通过音乐、自然景观和人际关系,表达了他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思考。诗中提到的“安石寓丝竹”和“方朔杂诙谐”,不仅展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还体现了他对生活的幽默态度。通过对比“骑鲸仙伯”与“猿鹤”,李弥逊暗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显现出他对高远志向的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则描绘了静谧的环境,山与月的映照,展现了宁静与和谐的美。诗人希望忘却世俗的束缚,轻松洒脱地享受生活,这种情感在“忘形湛辈,一笑丘壑写高怀”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他又提到对时间流逝的担忧,表现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创作灵感的渴望。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由与高尚的追求,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安石寓丝竹: 传达了对音乐的热爱。
- 方朔杂诙谐: 表达了幽默风趣的生活态度。
- 昂霄气概: 诗人向往高远的理想。
- 古来无地可容才: 理想难以实现的无奈。
- 不见骑鲸仙伯: 诗人渴望仙人的理想境界。
- 猿鹤与同侪: 志趣相投的朋友。
- 有意谢轩冕: 诗人想要摆脱世俗的荣耀。
- 无计避嫌猜: 对现实无能为力的无奈。
- 静中乐: 在宁静中找到乐趣。
- 山照座,月浮杯: 描绘静谧环境的美好。
- 忘形湛辈: 忘却世俗身份,享受自由。
- 一笑丘壑写高怀: 轻松的心态展现出高远志向。
- 只恐天催玉斧: 担心时间流逝影响创作。
- 东阁动诗兴: 在东阁激发了诗意。
- 莫待北枝开: 不要等到机会来临。
修辞手法:
- 比喻: “骑鲸仙伯”比喻理想境界。
- 对仗: 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月浮杯”让自然景物具有了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追求理想与自由,反映诗人对世俗繁华的反思与超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丝竹: 象征音乐与文化。
- 昂霄: 代表高远志向。
- 骑鲸: 代表理想与追求。
- 猿鹤: 象征志同道合的朋友。
- 静中乐: 代表内心的宁静与快乐。
- 东阁: 象征创作与灵感的源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安石”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李白
- B. 苏轼
- C. 杜甫
-
“昂霄气概”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自卑
- B. 高远志向
- C. 忧伤
-
诗中“骑鲸仙伯”是指什么?
- A. 现实中的人物
- B. 理想境界
- C. 诗人的朋友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李弥逊与苏轼的《水调歌头》都表达了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但李弥逊更强调了对现实的反思与无奈,而苏轼则更多地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李弥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