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两鬓星星暮景斜,清狂减似向来些。
短供未至瓶无粟,妖梦皆因笔有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黄昏时分的感受,头发的两鬓已渐渐斑白,夕阳的光景透出一丝萧瑟的感觉,心中那份清狂的情绪似乎减弱了许多。现在,酒还未到,酒瓶里却空无一物,所有的梦境都因笔下的花儿而产生。
注释:
- 两鬓:指两侧的鬓发,常用来形容人的年纪。
- 星星:形容白发,如星星般零散。
- 暮景:黄昏时的景色。
- 清狂:清高而狂放的情绪。
- 短供:指酒水未到,或指饮酒供应短缺。
- 妖梦:指美丽而虚幻的梦。
- 笔有花:指用笔写的花,暗示才情与创造。
典故解析:
“星星”常用来比喻白发,象征老去。“清狂”则可以追溯到古人对高洁风范的追求,而“妖梦”则与古代文人对梦境的探讨有关,反映出诗人对美好幻想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仲明,号君山,宋代诗人,出身于士人家庭。刘克庄以诗功著称,且擅长词,风格清新高逸,常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刘克庄晚年,可能是在经历人生的种种波折后,结合自己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而作。诗中流露出一丝对逝去青春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自身情感的变化。开头两句,诗人以“星星”形象化白发,表现出自己年岁的增长,结合“暮景”描绘出一种夕阳西下的意境,隐喻着人们生命的衰老与无常。接着,诗人通过“清狂减似向来些”表达了自己内心情感的减弱,似乎在感叹年轻时的豪情已不复存在。最后两句提到“短供未至瓶无粟”,意象中蕴含着对生活物质的缺乏和精神世界的追求,而“妖梦皆因笔有花”则巧妙地将写作与梦想结合,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幻想的执着。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主观情感的结合,传达出一种无奈而又清新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细腻思考和对艺术的无限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两鬓星星暮景斜:描写了诗人两鬓已有白发,黄昏的景色也透出一丝凄凉。
- 清狂减似向来些:表明诗人年轻时的清高与狂放情绪逐渐减弱。
- 短供未至瓶无粟:酒水未到,酒瓶空空,暗示生活的窘迫。
- 妖梦皆因笔有花:因笔下的描绘而产生的美好幻想,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执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发比作星星,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对称协调,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梦境以美丽的形象,增添了诗的幻想色彩。
主题思想:
整个诗歌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在生活困顿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对艺术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星星:象征衰老与时间。
- 暮景:代指生命的晚期与无常。
- 瓶:象征物质生活的匮乏。
- 花:象征美好与幻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星星”指的是: A. 星空
B. 白发
C. 明亮的星星
D. 宁静的夜 -
“清狂减似向来些”表达的情感是: A. 年轻的狂放
B. 对往事的怀念
C. 内心的忧伤
D. 对未来的期待 -
诗人提到的“妖梦”是指: A. 现实中的美好
B. 通过笔写出的幻想
C. 生活中的烦恼
D. 对物质财富的追求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刘克庄的《次韵赵克勤吏部六首》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但前者更侧重于艺术创作中的情感,后者则表达了对亲情的思念。这两首诗在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反映了各自的创作特色与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