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泛明湖宿汇泉寺感寄故人》
时间: 2025-01-26 05:17: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归泛明湖宿汇泉寺感寄故人
作者:王鹄 〔清代〕
郁郁羁怀渺渺春,
春归欲挽重伤神。
江湖满地愁孤客,
花雨高寒梦故人。
慷慨论交逾骨肉,
艰难时事况风尘。
忧伤莫道儒冠误,
浩荡乾坤未死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生活困境的感慨。诗人心中郁积的情感在春天的时节愈发明显,春天的归来却使他更加伤感,仿佛想要挽回内心的伤痛。江湖之上,愁苦的孤客满地,而花雨纷飞中,他的梦中却常常出现故人。虽然与朋友的交情深厚,甚至超越了血缘关系,但在艰难的时局中,生活的风尘却让人倍感困扰。诗人最后感叹,不必因为忧伤而指责读书人的身份,毕竟广阔的天地仍然充满生机。
注释:
- 羁怀:指被拘束的思念之情,羁表示被束缚,怀指心中的思念。
- 渺渺:形容微弱而渺小,春天的感觉在诗人心中显得缥缈。
- 挽:挽留、挽回。
- 孤客:指孤独的旅人。
- 慷慨:情感激昂,挥洒自如。
- 儒冠:指读书人,士人。
- 浩荡乾坤:形容广阔的天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鹄,清代诗人,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感怀,善于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王鹄在明湖泛舟、宿于汇泉寺之际,春天的到来引发了他对故人的思念和对当下生活困境的感慨。在那个动荡的历史时期,诗人心中感受到强烈的孤独和无奈。
诗歌鉴赏:
王鹄的《归泛明湖宿汇泉寺感寄故人》是一首充满情感波动的诗作,诗中流露出对故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生活困境的深刻反思。开篇的“郁郁羁怀渺渺春”便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愁绪,春天的景象与他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在“江湖满地愁孤客”中得以体现,诗人用“愁孤客”来形容自己的处境,表达了在美丽的春日景色中,自己却感到无比孤独的矛盾心情。
“花雨高寒梦故人”一句,诗人描绘了梦中与故人相见的情景,花雨象征着美好而又凄凉的回忆,反映了他思念的深切。“慷慨论交逾骨肉”则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尽管在艰难的时局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支持显得尤为珍贵。“忧伤莫道儒冠误,浩荡乾坤未死身”则是对人生的思考,诗人希望人们不要因为忧伤而否定自己,广阔的天地依然充满希望和生机。
整首诗以内心的情感为主线,结合自然景物,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郁郁羁怀渺渺春:描述了春季来临时,诗人心中郁结的思念之情。
- 春归欲挽重伤神:春天的到来唤起了诗人内心的伤痛,想要挽回那失去的情感。
- 江湖满地愁孤客:孤独的旅人遍布江湖,表达诗人对此境况的感慨。
- 花雨高寒梦故人:美丽的花雨中,诗人梦见故人,暗示对往昔的怀念。
- 慷慨论交逾骨肉:与朋友的情谊深厚,超过了亲情。
- 艰难时事况风尘:在动荡的时代,生活的艰辛让人心烦意乱。
- 忧伤莫道儒冠误:忧伤不应被归咎于士人的身份。
- 浩荡乾坤未死身:广阔的天地仍然充满生机,生命依然有希望。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形成鲜明的意象对比,如将春天的美与内心的愁苦相对照,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对生活困境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人际关系的重视。
意象分析:
- 春:象征着希望与生机,但在诗中却与愁苦相伴,形成对比。
- 江湖:代表着流浪与孤独,反映诗人的心境。
- 花雨:美好的事物,却又带有忧伤的气息,暗示对过去的怀念。
- 风尘:象征生活的困扰与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王鹄是哪一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
诗中“忧伤莫道儒冠误”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忧伤是因为读书人的身份
B. 不必因为忧伤而指责读书人
C. 儒冠是造成忧伤的根本原因
D. 读书人永远不会有忧伤 -
诗中“花雨高寒梦故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期待
B. 对故人的思念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自然的描绘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王鹄的《归泛明湖宿汇泉寺感寄故人》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孤独感。王鹄侧重于对故人的怀念,而李白则更强调自我解脱与享受孤独的乐趣,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王鹄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