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闰六月七日为牛女作懊恼词》
时间: 2025-01-27 03:13: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凤凰台上忆吹箫 闰六月七日为牛女作懊恼词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翠鹊桥虚,珠匏路杳,懊侬情思无憀。
奈粉河一望,灵匹难招。
寄语天边织室,双鸳杵纤指休抛。
停梭怨,金徒箭永,青女妆遥。
迢迢。常时此夜,正微褰麝㡠,小驾龙轺。
记衣香鬓影,髣髴今宵。
屈指经年离别,依然又泪滴红绡。
差喜是,凉秋不远,准备魂消。
白话文翻译
在空中的彩鹊桥上,只有虚无的影子,通往珠帘的路途又是何等渺茫,令人心中惆怅无以言表。
只可奈何,望着粉色的河流,心爱的情郎却难以召唤。
我寄语于天边的织女,希望她能把双鸳鸯的纤细手指轻轻托起,休要抛弃。
停下织梭怨恨,金色的箭矢永远无法再回,青女的妆容遥远难见。
遥远的星空下,这个夜晚正是微微轻拂着麝香的时分,小车驾着龙舟。
我记得那衣香鬓影,仿佛就在今宵。
屈指算来,离别已是多年,眼泪又一次落在红绡上。
不过是,秋天的凉意不远,准备让我魂消。
注释
- 翠鹊桥虚:翠色的鹊桥在空中显得虚无,象征爱情的遥不可及。
- 珠匏路杳:通往珠帘的道路渺茫,暗示着对爱情的渴望和无奈。
- 奈粉河一望:奈何粉色的河流一望无际,无法触及。
- 寄语天边织室:寄托于天边的织女,织女是古代神话中的人物,象征爱与思念。
- 双鸳杵:双鸳鸯的象征,象征爱情的结合与美好。
典故解析
这首诗提到的织女和牛郎的故事源自《牛郎织女》,是中国传统的爱情故事,表达了离别相思之苦。织女和牛郎每年七夕相会,表现了对爱侣的思念与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20-?),清代诗人,字士英,号白云山人,晚号青禾。其诗风细腻,擅长抒情,常以爱情、离别、思乡为题材。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七夕前夕,正值牛女相会之时,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和对相思苦楚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
诗歌鉴赏
《凤凰台上忆吹箫》是一首极具抒情性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美丽的意象,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切思念。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鹊桥、珠帘、粉河等自然景物,巧妙地与离别、相思的主题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通过“寄语天边织室”一句,诗人寄托了对爱情的向往与期盼,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最后,诗人以“差喜是,凉秋不远,准备魂消”收尾,表现出一种深切的忧伤与无奈,令人感受到离别的痛苦与思念的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翠鹊桥虚:用“翠”字展现美好,但“虚”字又表明这种美好的渺茫。
- 珠匏路杳:暗示爱情的路途遥远、难以到达。
- 奈粉河一望,灵匹难招:无奈地望着遥远的情郎。
- 寄语天边织室:期盼能得到织女的帮助。
- 双鸳杵纤指休抛:希望不被抛弃的爱情。
- 停梭怨:表达了对爱情的怨恨与思念。
- 青女妆遥:青女指的是织女,遥远而难以相见。
- 屈指经年离别:感叹离别的漫长与痛苦。
- 差喜是,凉秋不远:暗示即将到来的秋意与思念的深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和自然景物结合,增添情感的层次。
- 对仗:如“停梭怨,金徒箭永”,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思念与离别,表现了对爱情的无尽追求和对现实的深刻无奈,表达了传统节日的情感内涵。
意象分析
- 翠鹊桥:象征爱情的桥梁,代表着相聚与离别。
- 粉河:代表柔美与渺远,暗示爱情的脆弱。
- 织女:象征着爱情的希望与梦想,承载着诗人对美好爱情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翠鹊桥虚”是什么意思? A. 桥真实存在
B. 桥只有影子
C. 桥很美丽 -
诗中提到的“织女”是谁? A. 织衣服的女人
B. 牛郎的爱人
C. 天边的神话人物 -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快乐
B. 思念
C. 生气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蝶恋花·春景》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昔爱情的深切怀念,而陈维崧的作品则更加强调离别的苦楚和无奈。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 《牛郎织女的传说与文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