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作》

时间: 2025-04-28 03:14:36

平羌江上月,伴我故山来。

幽兴依然在,浮云正尔开。

清秋才几日,黄叶已成堆。

未醉江楼酒,扁舟可得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平羌江上月,伴我故山来。
幽兴依然在,浮云正尔开。
清秋才几日,黄叶已成堆。
未醉江楼酒,扁舟可得回?

白话文翻译:

在平羌江上,明月照耀着我故乡的山。
我心中的幽兴依旧存在,漂浮的云朵正好散开。
清秋刚刚过了几天,黄叶已经堆积成堆。
我还未喝醉江楼上的美酒,扁舟能否顺利返回?

注释:

字词注释:

  • 平羌江: 指的是一条江河,平静而美丽的水面。
  • 幽兴: 指的是一种幽雅的兴致或情趣。
  • 浮云: 漂浮在天空中的云,常用以象征变化无常。
  • 清秋: 清爽的秋季,通常意味着天气变凉,景色宜人。
  • 黄叶: 秋天落下的树叶,象征着时光流逝。
  • 扁舟: 小船,象征着诗人的漂泊与归乡。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月”和“云”常常在古诗中出现,象征着孤独与思乡之情。“黄叶”则常用来象征生命的衰败与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北朝的动荡,晚年生活贫困,作品多反映个人的忧国忧民之情。陆游的诗风以豪放、清新著称,常常融入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梦中作》写于陆游晚年,正值他对往事的追忆与对故土的思念之时。诗中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平羌江上的明月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开篇就以自然景观引出情感,月光洒在江面,映照出诗人对故乡的回忆,给人以宁静而又深沉的感觉。诗中“幽兴依然在,浮云正尔开”两句,描绘了云的变幻与心情的依然,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思考。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清秋才几日,黄叶已成堆”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黄叶的堆积象征着岁月的积累,也暗示着离别与思念的沉重。最后两句“未醉江楼酒,扁舟可得回?”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诗人似乎在问自己,在这美丽的景色中,是否能回到往昔的岁月,是否能再回到故乡的怀抱。

整首诗通过恬淡的自然描写,巧妙地融合了诗人个人情感,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切的怀念。诗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在这幅宁静的画面中显得愈发动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羌江上月,伴我故山来。: 明月映照在江面,仿佛陪伴着我回到故乡的山。
  • 幽兴依然在,浮云正尔开。: 心中那份幽雅的兴致依旧存在,浮动的云朵正好飘开,给人以清爽的感受。
  • 清秋才几日,黄叶已成堆。: 清秋刚刚过了几天,黄叶已经落下很多,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未醉江楼酒,扁舟可得回?: 我还未喝醉江楼上的美酒,能否乘着小舟顺利返回故乡?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月”与“江”的结合,隐喻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拟人: “浮云正尔开”,赋予云朵以人的特性,增添了诗的生动感。
  • 对仗: 诗中对称的结构如“未醉江楼酒,扁舟可得回”,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象征思乡与孤独,代表着皎洁与清冷。
  • : 象征流动与变化,代表着生命的流逝。
  • 黄叶: 象征生命的终结与时光的无情,代表着对过去的怀念。
  • 扁舟: 象征归宿与漂泊,代表着诗人对故乡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浮云正尔开”中的“浮云”指的是什么?

    • A. 变化无常
    • B. 确定性
    • C. 固定不变
    • D. 黑暗
  2. 诗人提到的“黄叶”象征什么?

    • A. 新生活
    • B. 时光流逝
    • C. 幸福快乐
    • D. 未来希望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喜悦
    • B. 失落与思乡
    • C. 战争
    • D. 友情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对比陆游的《梦中作》和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陆游的诗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时间的流逝,而李白则通过月光直接传达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孤独感,情感更为直接而深刻。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