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二十一首)》

时间: 2025-01-27 03:31:30

荜门翳蓬蒿,穷巷绝马迹。

中有抱膝人,疏粝不充食。

荣华过浮埃,敝服无愠色。

献玉鄙卞和,扣角羞宁戚。

天潢不垂云,中夜起叹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荜门翳蓬蒿,穷巷绝马迹。
中有抱膝人,疏粝不充食。
荣华过浮埃,敝服无愠色。
献玉鄙卞和,扣角羞宁戚。
天潢不垂云,中夜起叹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偏僻的地方,荜门后面长满了蓬蒿,穷巷中没有马蹄的踪迹。这里有一个抱膝而坐的人,饮食粗糙,难以充饥。荣华富贵不过是浮云而已,而他穿着破旧的衣服却毫无怨言。即使有人献上美玉,他也只是觉得鄙陋,犹如卞和和宁戚的故事。天子之气并不随意降临,我在半夜时分常常叹息。

注释:

  • 荜门:一种用荜箕编成的门,象征简陋的居所。
  • :遮蔽、掩盖。
  • 蓬蒿:野草,形容环境荒凉。
  • 穷巷绝马迹:穷困的小巷中没有马的踪迹,表明人迹罕至。
  • 抱膝人:抱膝而坐的人,形象孤独。
  • 疏粝:粗糙的食物。
  • 荣华过浮埃:荣华富贵如同浮尘一样短暂。
  • 敝服:破旧的衣服。
  • 鄙卞和:卞和是献玉的典故,宁戚是羞愧的典故,这里指人们对待物质的态度。
  • 天潢:天子的气息。
  • 叹息:感慨、忧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年-1375年),字孟翚,号晦庵,明代初期的政治家、诗人和文学家。他出身于贫寒之家,历经乡试、会试,最终成为明太祖朱元璋的重要谋士,参与了多项政治和军事活动。刘基的诗风多为哀伤、沉郁,常常反映他对社会不公的关注和个人的孤独感。

创作背景:

《咏史》系列诗作是刘基在反思历史人物及其命运时创作的。这首诗通过对一个偏僻地方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思考与忧虑,反映了明初社会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悲凉。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偏僻的环境,引发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诗中“荜门翳蓬蒿,穷巷绝马迹”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一个荒凉、冷清的场景,呈现出诗人对社会边缘人物的同情。紧接着的“中有抱膝人,疏粝不充食”则揭示出这一人物的孤独与贫困,体现出一种深刻的无奈感。诗的下半部分则通过“荣华过浮埃,敝服无愠色”表达了对物质富贵的淡泊,认为荣华富贵如浮云一般,穿着破旧衣服却毫无怨言,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在后面的典故“献玉鄙卞和,扣角羞宁戚”中,诗人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人情世态的深刻思考。诗中的“天潢不垂云”则进一步强调了权贵之气并不随意降临,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叹。整首诗在描绘个人困境的同时,隐含了对社会不公和历史变迁的深切反思,情感真挚,意味深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荜门翳蓬蒿:描绘了一个简陋的居住环境,暗示生活的贫困。
  2. 穷巷绝马迹:强调生活的孤立与环境的荒凉。
  3. 中有抱膝人:出现了一个孤独的人物,凸显其无助。
  4. 疏粝不充食:生活的贫困,难以维持温饱。
  5. 荣华过浮埃:荣华富贵如浮尘般短暂,表达了对物质追求的无奈。
  6. 敝服无愠色:面对贫困,依然保持淡然的态度。
  7. 献玉鄙卞和:借用历史典故,表达对人情的看法。
  8. 扣角羞宁戚:感受到卞和和宁戚的羞耻之感。
  9. 天潢不垂云:感叹权贵的气息不轻易降临。
  10. 中夜起叹息:在夜深人静时,感受到个人的孤独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荣华形容为浮埃,强调其虚幻与短暂。
  • 典故: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增强诗歌的深度和内涵。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增强了音韵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社会不公的反思。通过对生活困境的描绘,揭示了人们在历史变迁中的无奈与孤独,强调了对名利的超脱与淡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荜门:象征贫困与简陋。
  2. 蓬蒿:象征荒凉与冷清。
  3. 抱膝人:象征孤独与无助。
  4. 荣华:象征物质生活的追求。
  5. 敝服:象征对名利的淡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荜门”象征什么? A. 富贵
    B. 贫困
    C. 美丽
    D. 繁华

  2. “荣华过浮埃”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A. 追求名利
    B. 超然物外
    C. 感到满足
    D. 充满野心

  3. “献玉鄙卞和”中的“卞和”指的是: A. 赠送美玉的人
    B. 感到羞愧的人
    C. 贫困的人
    D. 贤者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刘基的《咏史》更显得沉重和悲凉,王维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出内心的宁静,而刘基则通过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反思,展现了对现实的深刻关注。

参考资料:

  • 《明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刘基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