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落》
时间: 2025-05-24 00:20: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种梅长江边,岁冕花始发。
东风为爱桃与李,却使孤芳坐销歇。
美人高楼深紫霞,捲帘一见长叹嗟。
世间有荣即有悴,君不见海中碧树终无花。
白话文翻译:
种梅的地方在长江边,年头刚开始梅花就绽放。
东风为了赞美桃花和李花,却让我的梅花在这里孤独地凋谢。
美人住在高楼,窗外云霞深紫,卷起帘子看到我,不禁长叹惋惜。
世间有荣华就必有衰败,难道你不知道海中的碧树终究不会开花吗?
注释:
- 梅:梅花,象征高洁、孤傲的品格。
- 岁冕:指年份的开始,通常用于形容新春。
- 东风:春风,象征春天的来临。
- 美人:指高楼中的女子,寓意美丽的情感寄托。
- 碧树:指海中的树,象征着无法开花的美好事物。
典故解析:
“东风为爱桃与李”可以理解为春风吹拂桃花和李花,是赞美春天的美好景象;而“海中碧树终无花”则是暗指在某些环境中再美的事物也难以绽放光彩,反映出一种无奈与孤独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基(1311年-1375年),字梦熊,号千江,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词以清新、隽永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反映了作者对梅花的独特情感,以及在时代变迁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惋惜。梅花在此诗中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个人情感的寄托。
诗歌鉴赏:
《梅花落》通过描绘梅花的孤傲与美丽,传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感悟。诗中开头描写了种梅的情景,紧接着提到了桃花和李花的美丽,但却突出了梅花的孤独与凋谢,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美人高楼,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无奈,尤其是“长叹”一词,更是将这种惋惜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一句“世间有荣即有悴”则引导出一种哲学思考,强调了生命的无常与变化,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体现了刘基对生命、自然和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种梅长江边:开篇即点明地点,种梅的环境,勾起读者的想象。
- 岁冕花始发:暗示春天的来临,梅花开始绽放,体现了生机与希望。
- 东风为爱桃与李:东风使桃与李花盛开,象征春天的繁华。
- 却使孤芳坐销歇:梅花独自凋谢,与桃李的繁盛形成对比,突显孤独感。
- 美人高楼深紫霞:美人与紫霞的意象,增添了诗的美感与情感深度。
- 捲帘一见长叹嗟:表现出美人的感慨,与梅花的命运相呼应。
- 世间有荣即有悴:哲理的升华,揭示生命的真谛。
- 君不见海中碧树终无花:用比喻深化悲凉,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无奈和惋惜。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海中碧树”,通过比喻表达出孤独和无奈的情感。
- 拟人:将梅花赋予情感,使其具象化,增强诗的情感共鸣。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手法,使诗歌更具节奏感与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梅花的孤独与美人对景的叹息,探讨了生命中的荣华与衰败,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无常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高洁与孤独,是个人情感的寄托。
- 东风:代表春天的到来,象征生命的希望与生机。
- 美人:象征美好与渴望,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海中碧树:象征着无奈和无法实现的美好,反映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东风”主要象征什么? A. 夏天
B. 春天
C. 冬天 -
“世间有荣即有悴”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无奈与惋惜
C. 愤怒 -
诗中“美人高楼深紫霞”表现了什么? A. 美人的孤独
B. 美人的渴望与感叹
C. 美人的欢笑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的梅花诗,表达了梅花的坚韧与美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的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慨。
诗词对比:
- 刘基《梅花落》vs. 王安石《梅花》:
- 刘基的作品更侧重于孤独与无奈的情感,而王安石则强调梅花的坚韧与美丽,两者在意象上都有梅花,但情感基调各异。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刘基诗歌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