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兴镇河干悬崖数百尺平挹中条俯临茅津乔生建飞阁三楹于其上置酒高会以落其成即席赋此》
时间: 2025-01-25 23:03: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会兴镇河干悬崖数百尺平挹中条俯临茅津乔生建飞阁三楹于其上置酒高会以落其成即席赋此
作者: 徐坊 〔清代〕
白话文翻译
凭栏俯瞰,夕阳下的烟雾缭绕,心中的愁苦寄托于酒杯中。北边的云山在晚霞中渐渐破碎,西边的浑浊江水奔流不息。悠闲地看着疲倦的鸟儿急急归巢,静静地听着行人在水上争渡的喧闹。高耸入云的巨壁和悬崖并不因砥柱的设立而阻挡三门的通路。
注释
- 凭阑:指在栏杆旁边,表示俯瞰的姿态。
- 羁怀:羁绊的心情,指诗人内心的忧愁和思念。
- 云山:指北方的山脉,形容其壮丽。
- 浊浪:浑浊的波浪,形容水流的混浊。
- 倦鸟归飞急:比喻疲惫的鸟儿急忙回巢,反映出一种归属感和安宁。
- 巨壁高崖:高耸的山壁和悬崖,表现出自然的壮丽景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坊,清代诗人,以山水诗和抒情诗闻名,擅长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情风貌,具有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会兴镇,诗人置身于高阁之上,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通过酒会的设定,融入了人际交往的喜悦与内心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开头“凭阑俯瞰”便拉开了全诗的序幕,显示出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孤独感。随着视线的蔓延,诗人将目光投向云山和奔流的江水,展现出一种浩瀚而又无奈的壮丽。诗中“倦鸟归飞急”与“行人争渡喧”的对比,既表现了自然的宁静,又映衬出人间的喧嚣,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后“巨壁高崖自千仞”一句,诗人以巍峨壮丽的山崖作为结尾,象征着他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表达了一种对命运的无声叹息。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凭阑俯瞰暮烟屯:描绘了在高处俯瞰远方,夕阳下的烟雾如浓郁的云层般笼罩着大地。
- 郁郁羁怀托酒尊:表达了心中的愁苦和思念,借酒来释放内心的情感。
- 北向云山终破碎:描绘了北方的山脉在夕阳下的壮丽与变幻。
- 西来浊浪太奔浑:形象地展现了西边江水奔腾不息的情景,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
- 閒看倦鸟归飞急:体现了诗人对身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归属感的向往。
- 静听行人争渡喧:渲染了人间的繁忙与喧嚣,形成了对比。
- 巨壁高崖自千仞:夸张地描绘了崇山峻岭的伟岸,象征了自然的伟大。
- 不随砥柱障三门:表达了自然力量的不可阻挡,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浊浪”比喻江水的奔腾。
- 拟人:如“倦鸟归飞急”,赋予鸟儿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静听行人争渡喧”与“闲看倦鸟归飞急”,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情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对自然的敬仰以及对内心孤独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暮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羁怀:代表了内心的忧愁与思念。
- 倦鸟:象征归属与安宁,反映了生存的艰辛。
- 巨壁高崖:象征自然的伟大与人类的渺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凭阑俯瞰”意指什么?
- A. 站在栏杆旁边俯视
- B. 走在河边
- C. 在山顶俯瞰
- D. 坐在船上
-
“倦鸟归飞急”中的“倦鸟”象征什么?
- A. 归属感
- B. 忧愁
- C. 旅途的疲惫
- D. 对自由的渴望
答案: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维以山水诗著称,他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之美,但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哲理的思考。与徐坊的作品相比,王维的诗往往更具禅意,反映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境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艺术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