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院》

时间: 2025-01-11 06:09:20

精蓝本是真人宅,叠嶂今古释子山。

绿树不妨丹鹤下,白云常伴老僧閒。

无风木任秋蝉荫,积雨庭多石藓斑。

儒客坐来除俗态,暮钟飞出望归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学院
作者: 王投 〔宋代〕

精蓝本是真人宅,
叠嶂今古释子山。
绿树不妨丹鹤下,
白云常伴老僧闲。
无风木任秋蝉荫,
积雨庭多石藓斑。
儒客坐来除俗态,
暮钟飞出望归还。

白话文翻译:

这片精蓝的天地,真是高人的居所,
叠嶂的山峦,诉说着古今释迦之道。
绿树成荫,不妨让丹鹤在此栖息,
白云常伴,老僧在此悠然自得。
无风时,树木任由秋蝉栖息,
雨后庭院,石缝间满是青苔斑驳。
儒生们坐来,去掉世俗的浮躁,
黄昏的钟声,伴着归家的思念飞出。

注释:

  • 精蓝:形容清澈的天空或水面,常用来表示高远的境界。
  • 真真人宅:意指高人隐居之所。
  • 叠嶂:层叠的山峦。
  • 释子山:释迦牟尼所住的山,象征佛教。
  • 丹鹤:象征长寿和高雅的白鹤。
  • 老僧:指老年僧人,常用来表示淡泊名利的修行人。
  • 秋蝉:秋天的蝉,象征时光的流逝。
  • 儒客:指读书人或儒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投,宋代诗人,活跃于北宋时期,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颇具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王投隐居于山水之间之时,表现了他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然的热爱。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文人往往追求隐逸生活,以逃避纷扰的官场与世俗的纷争。

诗歌鉴赏:

《三学院》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自然美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一个理想的隐逸环境,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逃避。诗的首句“精蓝本是真人宅”便设定了全诗的基调,带有一种超然的气氛,暗示诗人对高人隐居境界的向往。接下来的描写中,山水与人文的结合展现了和谐的自然景象,绿树、白云、丹鹤、老僧等意象交融,构成了一幅优美的隐居图景。

“无风木任秋蝉荫,积雨庭多石藓斑”两句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安详。诗人在这里似乎强调了宁静的生活中存在的自然规律。在最后两句中,儒客的到来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对世俗的反思,黄昏的钟声则传达了一种归属感与思念,暗藏着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展现了他宁静、淡泊的心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精蓝本是真人宅:形容清澈的天空是高人栖息的地方,暗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2. 叠嶂今古释子山:山峦叠嶂,既有古老的文化底蕴,也有现代的哲学思想。
  3. 绿树不妨丹鹤下:绿树成荫,白鹤栖息其中,展现自然和谐的图景。
  4. 白云常伴老僧闲:白云与老僧的闲适共处,体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
  5. 无风木任秋蝉荫:在宁静的环境中,秋蝉在树荫下栖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6. 积雨庭多石藓斑:雨后的庭院,青苔斑驳,显示出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痕迹。
  7. 儒客坐来除俗态:儒生们聚集在此,去掉世俗的浮躁情绪。
  8. 暮钟飞出望归还:黄昏的钟声响起,带着归家的思念与哲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生活相互结合,如“精蓝本是真人宅”。
  • 拟人:通过“无风木任秋蝉荫”表现自然的宁静和安详。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本诗通过描绘一个理想的隐士生活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世俗的逃避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展现了宁静、淡泊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精蓝:象征清澈的心灵与高尚的追求。
  • 丹鹤:象征高雅与长寿,代表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绿树:象征生机与自然的和谐。
  • 白云: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
  • 秋蝉: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精蓝”指什么?
    a. 清澈的蓝色天空
    b. 深邃的海洋
    c. 繁茂的森林
    d. 灿烂的阳光

  2. “无风木任秋蝉荫”中的“秋蝉”象征什么?
    a. 暖和的夏季
    b. 时间的流逝
    c. 自然的美丽
    d. 世俗的烦恼

  3. 诗中儒生们的到来象征着什么?
    a. 文化的传承
    b. 纷争的开始
    c. 自然的破坏
    d. 生活的繁忙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春晓》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但更侧重于自然的细腻描写。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则强调对田园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的逃避,展现出一种更为强烈的归属感。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王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