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戏为一闺人代作春怨》

时间: 2025-02-04 15:46:26

新柳垂条,困人天气帘慵卷。

瘦宽金钏。

珠泪流妆面。

凝伫凭阑,忽睹双飞燕。

闲愁倦。

黛眉浅淡。

谁画青山远。

意思解释

点绛唇 戏为一闺人代作春怨

作者: 叶小鸾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新柳垂条,困人天气帘慵卷。
瘦宽金钏。珠泪流妆面。
凝伫凭阑,忽睹双飞燕。
闲愁倦。黛眉浅淡。
谁画青山远。


白话文翻译:

新垂的柳条让人感到慵懒,天气也让人不想卷起帘子。
我戴着宽大的金钏,泪珠湿了妆容。
我静静地倚在栏杆上,忽然看到双飞的燕子。
心中的忧愁让我感到疲倦,眉毛也显得淡淡的。
究竟是谁在远方画下那青山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新柳: 新长出的柳树,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困人天气: 形容天气让人感到困倦。
  • 瘦宽金钏: 金钏(手镯)形状宽而瘦,暗示佩戴者的身材或心情。
  • 珠泪: 珠如泪水,形容因悲伤而流下的泪。
  • 凝伫: 凝神静立,表示深思或沉浸于情感中。
  • 双飞燕: 燕子成双飞舞,象征爱情与团圆。

典故解析:

  • 柳树: 在古诗中常象征离别、思念。
  • 双飞燕: 燕子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象征情侣或团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小鸾,明代女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写女性的情感与生活。她的作品常体现出细腻的情感与独特的女性视角。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春日,表现了闺中女子因春天而引发的怨情,反映了当时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中孤独的心理状态。


诗歌鉴赏:

《点绛唇 戏为一闺人代作春怨》展现了闺中女子春日的愁苦心情,开篇以“新柳垂条”引出春天的意象,柳条柔软而轻盈,却又让人感到困倦,暗示着女子内心的无奈与惆怅。接着“困人天气帘慵卷”,描绘了女子在春日懒散的状态,似乎连卷起窗帘的力气都没有,充分体现了她的惆怅与无聊。

“瘦宽金钏”则通过细致的描写,突显了女子的孤独与心情的消沉,金钏的描述不仅是装饰,更是她心情的映射。随着“珠泪流妆面”,愁苦愈发明显,泪水沾湿了妆容,将内心的苦楚显露无遗。

“凝伫凭阑,忽睹双飞燕”这一句,如同一线光明,燕子的出现不仅打破了女子的沉思,也象征着春天的希望与爱情的向往。然而,随之而来的“闲愁倦”,表明她的心情并未因燕子的飞舞而有所好转,反而更加深了她的思念与孤独。

最后一句“谁画青山远”,以问句结束,留下了无尽的遐想,青山远离,仿佛在暗示着她渴望的情感与生活的距离,展现出对未来的迷茫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词不仅仅是一种春怨的表达,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女性在社会与情感中所承受的孤独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新柳垂条: 描绘春天新生的柳条,给人以生命的气息,但同时也带来一种慵懒的感觉。
  2. 困人天气帘慵卷: 对天气的描绘,突显女子的懒散与无精打采。
  3. 瘦宽金钏: 通过饰品体现女子的身心状态,瘦与宽的对比暗示了心理的复杂。
  4. 珠泪流妆面: 视觉与情感的结合,展示了她的悲伤与无奈。
  5. 凝伫凭阑: 静立思考,体现出内心的沉重。
  6. 忽睹双飞燕: 象征爱情与团圆,给人一丝希望。
  7. 闲愁倦: 反映出持久的愁苦与无力感。
  8. 黛眉浅淡: 描述女子的神情,透露出内心的疲惫。
  9. 谁画青山远: 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无奈,留下思考的余地。

修辞手法:

  • 对仗: “新柳”与“瘦宽”,“珠泪”与“黛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柳条与天气的描写赋予了情感,使诗意更加生动。
  • 象征: 燕子、青山等意象象征爱情、生活的渴望与距离。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与女子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爱情与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女性在社会中孤独与无奈的一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柳: 春天的象征,生命的开始。
  • 金钏: 女性的美丽与孤独的隐喻。
  • 双飞燕: 爱情的象征。
  • 青山: 远方的理想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新柳垂条”中的“柳”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忍耐
    • C. 欢笑
    • D. 忘记
  2. 诗中提到的“珠泪”是指什么?

    • A. 喜悦
    • B. 悲伤
    • C. 愤怒
    • D. 思念
  3. “谁画青山远”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渴望与期待
    • B. 满足与安宁
    • C. 愤怒与不满
    • D. 幸福与快乐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蝶恋花》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 也描写了女性的情感与思念,但更侧重于回忆与对往昔的追忆。
  • 苏轼《蝶恋花》: 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更加豪放。

参考资料:

  • 《明代词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叶小鸾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