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罗幕重重
作者: 张纲 〔宋代〕
罗幕重重,画堂迎腊和风转。
玳筵高展。知是群仙宴。
银鸭香浮,红袖翻歌扇。
金杯劝。深深祝愿。
争把蟠桃献。
白话文翻译:
罗幕重重,画堂里迎接腊月的暖风。
华丽的筵席高高摆开,知道这是众仙的宴会。
银鸭的香气飘浮,红袖子翻动着歌扇。
金杯相劝,深深的祝愿,
争相把蟠桃献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罗幕重重:用细密的罗帷层层叠叠,形容环境的华美。
- 画堂:绘有精美图案的大厅。
- 迎腊:迎接腊月的到来。
- 玳筵:用玳瑁装饰的筵席,形容宴席华丽。
- 群仙宴:众多神仙的宴会。
- 银鸭香:一种香气,可能与银色的鸭子或香料有关。
- 金杯劝:用金杯相互劝酒。
- 蟠桃:传说中可以长生不老的桃子。
典故解析:
- 蟠桃宴:源于《西游记》中,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象征长生与美好祝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纲,宋代词人,生平资料较少,主要以词作见称。其作品多表现清新、雅致的风格,常常描写宴饮、游乐等场景。
创作背景:
该词作于腊月,正值岁末年初,古人常在此时举行宴会,祈求新年吉祥,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张纲的《点绛唇·罗幕重重》是一首描绘盛大宴会场景的词作,展现了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与人际交往的温馨。开篇“罗幕重重”,通过华丽的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富丽堂皇的氛围,吸引读者的注意。词中对宴席的细致描绘,如“玳筵高展”,不仅体现了宴会的奢华,也暗示了主人对宾客的重视与热情。
“银鸭香浮,红袖翻歌扇”,在这一句中,银鸭的香气与红袖的扇舞形成了生动的视觉与嗅觉对比,表现出宴会的热烈和欢快,仿佛能让人感受到现场的美好气氛。接着的“金杯劝”,则是对宾客之间互敬互劝的生动描写,体现了古人重视礼仪与友谊的传统。
整首词意境优雅,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场景,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祝愿。张纲在这首词中,既展示了宴席的繁华,也折射出人际间的温暖情感,令人感受到浓厚的节庆气氛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罗幕重重:通过“重重”二字,表示环境的华丽和厚重感。
- 画堂迎腊和风转:迎接腊月的暖风,象征着节气的变化与岁末的到来。
- 玳筵高展:展现宴席的奢华与气派,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 知是群仙宴:暗示这是一场仙人的宴会,提升了宴会的神秘感与神圣气氛。
- 银鸭香浮:用香气来渲染气氛,银鸭的香气象征着高雅。
- 红袖翻歌扇:歌扇的舞动,传递出欢快的氛围。
- 金杯劝:描绘了宴会上互相劝酒的场景,展现了友谊与欢聚。
- 深深祝愿: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 争把蟠桃献:蟠桃象征长生,体现了对健康与美好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罗幕重重,画堂迎腊”,上下句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将宴会比作仙人聚会,暗示其非凡与美好。
- 意象:通过“金杯”、“银鸭”、“蟠桃”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富贵与吉祥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对节日的欢庆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罗幕:象征华美的环境与高雅的生活。
- 玳筵:宴席的奢华,体现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 群仙:象征着理想与美好的生活愿景。
- 金杯:代表着友情、祝愿与欢聚的象征。
- 蟠桃:象征长生与幸福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罗幕重重”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简朴 B. 华丽 C. 传统 -
“金杯劝”中,金杯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友情 C. 祝愿 -
蟠桃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富贵 B. 长生 C. 友谊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柳永《雨霖铃》
诗词对比:
- 张纲与李清照:张纲的词带有浓厚的宴会氛围,李清照的词则更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生活感受,两者在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上各有千秋。
- 张纲与柳永:柳永的词常描写离愁别绪,而张纲的词则是欢聚的场景,二者在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词的艺术:宋词的美学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