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庆即席上)》
时间: 2025-04-28 05:25: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庆即席上)
璧月香风,万家帘幕烟如昼。
闹蛾雪柳。人似梅花瘦。
行乐清时,莫惜笙歌奏。
更阑后。满斟金斗。
且醉厌厌酒。
白话文翻译:
在皎洁的月光和清香的微风中,万家灯火宛如白昼。喧闹的夜色下,雪白的柳树显得愈加幽美。人们就像梅花般瘦弱。在这个清朗的时光里,尽情享受欢乐,不要吝惜笙歌的演奏。到了深夜,酒杯满满地斟满,且醉得迷迷糊糊。
注释:
- 璧月:指圆满明亮的月亮。
- 香风:带有香气的微风,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 万家帘幕烟如昼:形容夜晚家家户户的灯光,仿佛是白天一样明亮。
- 闹蛾雪柳:夜色喧闹,柳树在风中轻轻摇曳,如雪一般的白色。
- 行乐清时:在这个清新美好的时光里享乐。
- 莫惜笙歌奏:不要吝啬于音乐和歌声的享受。
- 满斟金斗:酒杯满满地斟上,金斗指的是酒的容器。
- 且醉厌厌酒:尽情饮酒,陶醉其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曾觌,字子云,号东山,宋代词人,以其词风清丽、情感细腻而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以及对自然的感悟,广受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宋代盛世时,社会繁荣,文人墨客常聚集,饮酒作乐。词中所描绘的场景充满了欢快的氛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诗歌鉴赏:
《点绛唇(庆即席上)》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词中通过“璧月香风”这样的自然意象,引入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接着“万家帘幕烟如昼”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繁华的都市生活,夜晚的灯光如同白昼般明亮,彰显了人们的热情与活力。
“闹蛾雪柳”则通过对比,突显了夜色的喧闹与柳树的静谧,描绘出一种独特的景象,给人以视觉和情感上的共鸣。接下来的“行乐清时,莫惜笙歌奏”,提醒人们在美好的时光中,应该尽情享受生活,珍惜眼前的欢乐。
整首词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洒脱、豁达的态度,最后的“且醉厌厌酒”更是表达了作者对当前欢聚时刻的沉醉与享受。这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与友人共饮的场景,展现了宋代士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璧月香风”: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夜晚,明月与清风相伴,气氛宁静。
- “万家帘幕烟如昼”:家家户户的灯光照亮了夜空,给人一种繁华的感觉。
- “闹蛾雪柳”:夜晚的喧闹与柳树的轻柔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
- “行乐清时,莫惜笙歌奏”:在这样的美好时光中,不要吝啬音乐,尽情享乐。
- “更阑后。满斟金斗。”:深夜时分,酒杯满满地斟上,表现出一种放纵的态度。
- “且醉厌厌酒。”:强调了醉酒的状态,传递出对生活乐趣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璧,营造出美丽的画面感。
- 对仗:如“闹蛾雪柳”,形成了和谐的音韵美。
- 排比:如“满斟金斗”,强调了饮酒的乐趣。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享乐”与“珍惜美好时光”展开,表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强调在繁忙的生活中应留有一份闲情雅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璧月:象征纯洁、完美的事物。
- 香风:代表生活的美好与愉悦。
- 雪柳:象征柔美的女子形象,且与梅花相呼应,反映出孤傲与坚韧。
- 金斗:酒的象征,代表欢乐与放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璧月香风”中的“璧月”指什么?
A. 圆满的月亮
B. 破碎的月亮
C. 彩色的月亮 -
诗中提到的“行乐清时”是想表达什么?
A. 不要享乐
B. 应该享乐
C. 享乐是错误的 -
“满斟金斗”所指的是什么?
A. 酒杯满满的
B. 食物丰盛
C. 心情愉悦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
诗词对比:
-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曾觌的词更侧重于欢聚与饮酒的快乐,而李清照则更多表现了对失落的缅怀与情感的细腻。
参考资料:
- 《宋代词人研究》
- 《古典文学鉴赏词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够帮助理解《点绛唇(庆即席上)》这首词的美妙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