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栈道木偏桥易构以石俾安固永久》
时间: 2025-01-24 13:32: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平时架飞梁,伐木跨危栈。
往来虽藉通,风雨亦多患。
常苦摧颓易,阢骇相践。
岁时劳工徒,修役连夕旦。
何如计其安,坚脆易所便。
因之琢山骨,结构法初变。
庚庚复坦坦,漂摇幸无荐。
车马秦蜀交,虹蜺度天汉。
纪事成此章,所期久安晏。
白话文翻译:
平常架设飞梁,砍伐木材跨越危栈。
虽然来往便捷,但风雨仍然多有隐患。
常常遭受摧毁和颓废,险恶的情况相互交替。
每年都要辛苦劳作,修建的工作连绵不绝。
不如想个长久的办法,坚固的结构易于安稳。
因此雕琢山的骨骼,结构的方式首次改变。
经过多次的铺设,平坦稳固,幸而没有倾覆。
车马往来于秦蜀之间,彩虹跨越天河。
写下这段经历,期望能有长久的安宁与安逸。
注释:
- 飞梁:高架的横梁,通常用于桥梁或栈道。
- 危栈:危险的栈道,形容不安全的通道。
- 阢骇:阢意为险恶,骇意为惊恐,这里指环境的险恶与不安。
- 琢山骨:雕刻山体的坚硬部分,象征着结构的基础。
- 虹蜺:指彩虹,古代用以形容桥梁的雄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乔光烈,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反映了清代社会的变迁与对自然的深刻思考。他的诗词多以描写山川、建筑、和人文景观为主,展现了对自然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关注。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发展与交通建设的时期。诗中描绘了架设栈道的辛劳及其存在的风险,反映了当时人们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建筑活动的艰辛与智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栈道建设的描绘,展现了人类在自然环境中所需面对的挑战与智慧。诗的开头描述了架设飞梁和伐木的辛劳,这不仅是对物质层面的描述,更是对人类精神的呼唤。在面对自然的风雨侵袭时,诗人意识到了传统建造方式的局限性,转而提倡以坚固的石材来构建,这一转变象征着人类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追求更高的安全与稳定。
诗中“车马秦蜀交,虹蜺度天汉”的描写,将栈道建设与交通的便利性相结合,展示了人类社会的繁荣与进步。作品最后所期望的“久安晏”,不仅是对建筑的期盼,更是对社会安定、繁荣的向往。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是清代诗歌中的一朵奇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时架飞梁,伐木跨危栈。
描述架设栈道的常态,展现劳动的艰辛。 - 往来虽藉通,风雨亦多患。
强调虽然交通便利,但仍然面临自然的威胁。 - 常苦摧颓易,阢骇相践。
说明常常遭受自然摧毁的困扰,环境险恶。 - 岁时劳工徒,修役连夕旦。
每年都在辛苦工作,修建不停,体现了劳动的艰辛。 - 何如计其安,坚脆易所便。
提出应当考虑安全,改用坚固的材料。 - 因之琢山骨,结构法初变。
说明通过改良结构,采用新的建造方法。 - 庚庚复坦坦,漂摇幸无荐。
经过多次的努力,最终达到了稳定的效果。 - 车马秦蜀交,虹蜺度天汉。
描述交通的便利,描绘出美好的愿景。 - 纪事成此章,所期久安晏。
结尾表达了对未来安定生活的期盼。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危栈”与“坚固”的对比,强调安全的重要性。
- 比喻:将栈道的结构比作“琢山骨”,形象生动地体现出建筑的坚固。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倡导用坚固的材料来建造交通设施,以确保人们的安全与安定。同时,诗人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反映出人类在自然与社会中不断探索与努力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梁:象征着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体现。
- 危栈:体现出人类在自然环境中所面临的挑战。
- 琢山骨:象征着坚固的基础与结构的改变。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具体的建筑场景,还蕴含着人类对自然的尊重与改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飞梁”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高架的横梁
C. 一种桥 -
诗中提到的“虹蜺”象征什么? A. 彩虹
B. 风暴
C. 河流 -
诗人希望通过建设栈道达到什么效果? A. 便捷的交通
B. 美丽的风景
C. 文化的交流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李白
- 《月下独酌》 李白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登高》中,也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慨与人类的渺小,而乔光烈的诗则更强调了人类在自然中的奋斗与智慧。两者对自然的不同态度,展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