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

时间: 2025-01-24 13:32:17

仪比公槐峻,恩分将钺华。

楚诗能教子,沛易自名家。

较艺联千佛,藏书阅五车。

风猷齐往哲,岂谓史臣誇。

意思解释

作者: 慕容彦逢 〔宋代〕

原文展示:

仪比公槐峻,恩分将钺华。楚诗能教子,沛易自名家。较艺联千佛,藏书阅五车。风猷齐往哲,岂谓史臣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你的气质像那高大的公槐树一样挺拔,恩德如同华美的权杖。楚国的诗歌能够教导后代,沛县出名的家族更是声名显赫。通过技艺的较量,可以与千佛相媲美;你的藏书量可比五车之多。你的风范与哲学家齐名,怎能认为史官的赞美是夸耀呢?

注释:

  • 仪比: 仪态、气质比得上。
  • 公槐: 指高大的槐树,象征着气宇轩昂。
  • 恩分: 恩德的分配。
  • 钺华: 指权杖或权力的象征。
  • 楚诗: 指楚国的诗歌,特别强调它的教育意义。
  • 沛易: 指沛县,历史上著名的家族出身地。
  • 较艺: 进行技艺的比较。
  • 千佛: 引喻高超的技艺。
  • 藏书阅五车: 指书籍的数量非常多,五车形容其庞大。
  • 风猷: 风范和气度。
  • 往哲: 指古代的哲学家。
  • 史臣: 历史的记录者或官员。

典故解析:

  • 公槐: 槐树在古代被视为高洁的象征。
  • 楚诗: 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楚地的文化和教育。
  • 千佛: 常用来比喻技艺高超的人物或事物。
  • 五车书: 形容书籍的数量极多,源于古代人们用车运送书籍的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慕容彦逢,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在当时颇具影响力,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表现出对友人的赞美与抒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与赞美,体现了诗人在当时社会环境下对于文化和知识的重视,反映了士人对教育和艺术的崇尚。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气质、才华和学识的赞美,展现了对理想人格的崇敬。首联以“仪比公槐峻”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的高大气质,接着用“恩分将钺华”来强调其恩德的伟大,进一步引入了楚诗的教育意义,显示出诗人对文化的重视。诗中提到的“较艺联千佛”,不仅是对友人技艺的认可,也是对比自己在艺术上的自信,展现了士人之间的良性竞争和相互激励。最后,通过“风猷齐往哲”,诗人将友人与历史上的哲学家并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敬仰,整个诗篇在结构上紧凑而富有层次,情感真挚而深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仪比公槐峻: 形容友人的气质与公槐树一样挺拔,暗示其非凡的气度。
    • 恩分将钺华: 赞美友人恩德广博,如同权杖一般,暗示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 楚诗能教子: 指楚国的诗歌教育意义深厚,表示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 沛易自名家: 指沛县出名的家族,强调自身出身的显赫。
    • 较艺联千佛: 通过技艺的比较,表达出对艺术追求的渴望。
    • 藏书阅五车: 指友人阅读的书籍极多,显示出其渊博的学识。
    • 风猷齐往哲: 将友人与哲学家相提并论,表达对其智慧的赞美。
    • 岂谓史臣誇: 反问式的结尾,强调赞美的真实性,表明不屑于虚夸。
  • 修辞手法:

    • 比喻: “仪比公槐峻”用槐树比喻友人的气质。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人品德、才华的高度赞美,同时也表现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和士人之间的相互尊重。

意象分析:

  • 公槐: 象征高洁、正直的品格。
  • 钺华: 代表权力与恩德的象征。
  • 楚诗: 文化与教育的象征。
  • 千佛: 艺术与技艺的象征。
  • 五车: 知识与智慧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公槐”比喻的是: A. 友人的财富
    B. 友人的气质
    C. 友人的才华
    D. 友人的家庭背景

  2. “风猷齐往哲”中“风猷”的意思是: A. 风格和气度
    B. 风景和气候
    C. 风尘和气息
    D. 风向和气压

  3. 诗中提到的“楚诗”主要强调: A. 战争的故事
    B. 教育的意义
    C. 爱情的表达
    D. 自然的描写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友人》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赠友人》与《赠》相比,李白的作品更加直接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深情,而慕容彦逢则更多地通过气质、才华等来赞美友人,体现了不同的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经与楚辞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