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府 其一》
时间: 2025-01-11 10:18: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龙沙燕尾承平日,
北顾频烦玉辇游。
尚有罗裙传乐府,
翻随羌管作边愁。
行宫寂寞双槐树,
御气销沈旧酒楼。
白马青丝何限恨,
徐常功业总荒丘。
白话文翻译:
在龙沙的燕尾处,正是太平盛世的日子,
我常常向北望去,想念那繁忙的玉辇游览。
依然有人穿着罗裙,传唱着乐府的歌谣,
却不知不觉间,羌笛的音调引发了我对边境的忧愁。
行宫的寂寞里,只有双槐树在默默守候,
往日的酒楼也因风气已去而沉寂无声。
白马青丝之间的恨意,无穷无尽,
而我所追求的功业,却最终化为荒丘一片。
注释:
字词注释:
- 龙沙:指地名,可能为某个特定的地方,象征繁华。
- 燕尾:燕子尾巴,形容细长的景象。
- 玉辇:豪华的车子,象征权贵。
- 罗裙:细软的裙子,代表女性的美丽和柔情。
- 羌管:古代乐器,常用于边塞音乐,寓意离愁别恨。
- 行宫:皇帝出巡时住的临时宫殿。
- 御气:皇家的气息,象征权力和威严。
- 白马青丝:形容马与人的关系,也象征年轻时的追求与失落。
典故解析:
- 乐府:古代汉族的一种诗歌形式,多用于歌颂和抒情,流行于汉代及以后。
- 羌笛:羌族的乐器,常与边塞的忧愁相联系,表达对战争和离别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良年,清代诗人,其诗风多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人生的感慨,擅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厚的情感。
创作背景:
《宣府 其一》创作于清代,时局动荡,诗人借助对和平盛世的向往与对历史的思考,传达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平时期的繁华与当下的寂寞,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盛世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开头描绘了龙沙的安宁和繁华,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然而,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逐渐揭示出内心的愁苦与惆怅。尤其是“尚有罗裙传乐府,翻随羌管作边愁”的对比,前者代表着安宁的乐曲,而后者则暗示了边境的忧愁,形成鲜明的对照,表明了诗人对“和乐”与“离愁”的深刻思考。
行宫的寂寞与旧酒楼的沉寂,更加凸显出诗人对权力与荣耀的失落感。最后一句“白马青丝何限恨,徐常功业总荒丘”则是情感的高潮,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功业的惋惜与失落,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龙沙燕尾承平日:描绘出一幅太平盛世的美好画面。
- 北顾频烦玉辇游:通过向北的视线,表现出对繁华生活的渴望与思考。
- 尚有罗裙传乐府:乐府的歌声传递着过去的美好生活。
- 翻随羌管作边愁:羌管的声音带来了对战乱的忧虑。
- 行宫寂寞双槐树:行宫的孤寂象征着权力的空虚。
- 御气销沈旧酒楼:旧日的繁华已然消散,令人感到惋惜。
- 白马青丝何限恨:白马与青丝象征年轻时的追求与失落。
- 徐常功业总荒丘:对过往成就的反思,感叹一切都化为荒丘。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行宫寂寞双槐树,御气销沈旧酒楼”,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将历史与个人命运相结合,深刻表达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怀旧为主线,表达了对和平盛世的向往、对权力失落的惋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沙:象征着繁荣与安宁。
- 玉辇:象征权力与奢华。
- 罗裙:代表美丽与柔情,传递传统文化的韵味。
- 羌管:边塞的忧愁,代表战乱与离愁。
- 行宫:权力象征,但却带来寂寞和空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宣府 其一》的作者是?
A. 王维
B. 李良年
C. 杜甫 -
“尚有罗裙传乐府”的含义是?
A. 传唱快乐的歌谣
B. 传递战争的悲伤
C. 传承古老的文化 -
诗中提到的“羌管”主要代表了什么?
A. 和平
B. 战乱与忧愁
C. 爱情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与杜甫在描写边塞情绪时,李白往往以豪放洒脱见长,而杜甫则更显沉郁苍凉。李良年的诗则融合了这两者的特点,既有对盛世的向往,又有对历史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与人生》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宣府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