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归南村题山房左壁 其二》

时间: 2025-01-11 11:54:31

溪南三折水,近亦号沧浪。

竹外斜通渡,梅边侧置房。

宁甘老圃学,欲买异书藏。

抱膝非孤坐,春风到草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溪南三折水,近亦号沧浪。
竹外斜通渡,梅边侧置房。
宁甘老圃学,欲买异书藏。
抱膝非孤坐,春风到草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位于溪南的环境,溪水蜿蜒曲折,发出沧浪的声音。房子旁边有竹林,斜斜的竹子掩映着通往渡口的小路,梅树旁边是我居住的小屋。我宁愿不去老园学习,也想去买一些异国的书籍收藏。此刻我抱膝而坐,尽管是独自一人,但在春风拂面的草堂里,心中却不感到孤独。

注释:

  • 溪南:指溪流的南边,水流弯曲。
  • 沧浪:水流的声音,常用来形容清澈的水流。
  • 斜通渡:指斜斜的道路通往渡口。
  • 老圃:指老旧的园圃。
  • 异书:指外国或不同于常见的书籍。
  • 草堂:指用草木搭成的简易房屋,常用以隐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良年,清代诗人,生平较为清贫,崇尚隐逸生活,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暂时归隐南村时,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读书的渴望,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李良年的《暂归南村题山房左壁 其二》是一首充满自然情趣与隐士哲学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村环境,溪水蜿蜒流淌,竹林和梅花交相辉映,构成了一个和谐的自然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的渴求。

首联以“溪南三折水,近亦号沧浪”开头,生动地勾勒出溪水的清澈与流动,水声如同乐曲般回响,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悠远的感觉。接着,通过“竹外斜通渡,梅边侧置房”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生活的环境,呈现出一种闲适与自然的和谐。

在后面两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学习和阅读的重视,“宁甘老圃学,欲买异书藏”,显示出他对知识的渴望超过了对世俗生活的追求。最后一句“抱膝非孤坐,春风到草堂”则通过春风的温暖来象征朋友的陪伴与安慰,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找到的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折射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对知识的尊重,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溪南三折水:描绘了溪水的曲折与清澈。
    • 近亦号沧浪:水声如沧浪,暗含生命的流动。
    • 竹外斜通渡:竹子外的斜坡通向渡口,展现出幽静的环境。
    • 梅边侧置房:房子旁边有梅花,增添了一份雅致。
    • 宁甘老圃学:不愿意在老旧的园圃中学习,表达对知识的渴望。
    • 欲买异书藏:想要购买不同的书籍,表明对新知的追求。
    • 抱膝非孤坐:抱膝而坐,虽然孤独,但不感到寂寞。
    • 春风到草堂:春风拂面,象征着温暖与希望。
  • 修辞手法:本诗使用了比喻和对仗等修辞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比如“溪南三折水”与“竹外斜通渡”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知识的追求,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溪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自然的灵动。
  • 竹与梅:代表清高雅致,体现了诗人的文人气质。
  • 草堂:隐喻隐士的生活空间,象征着宁静与安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溪南三折水”意指: A. 溪水清澈
    B. 溪流蜿蜒
    C. 竹子茂盛

  2. 诗人宁愿不在老园学习,想要: A. 追求功名
    B. 收藏异国书籍
    C. 隐居山林

  3. “抱膝非孤坐”表达了诗人的: A. 孤独感
    B. 对朋友的思念
    C. 内心的宁静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李良年的隐逸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脱。但李良年的诗更强调对知识的渴望,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李良年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