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峡江 其一》

时间: 2025-01-26 02:01:11

铜雀台荒邺水边,长教天堑锁寒烟。

土人庙祀周公瑾,只说巴丘作镇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铜雀台荒邺水边,
长教天堑锁寒烟。
土人庙祀周公瑾,
只说巴丘作镇年。

白话文翻译:

在荒凉的邺水边,铜雀台已是残破不堪,
长久以来,天堑阻隔着寒冷的烟霭。
当地人庙宇祭祀周公瑾,
却只说巴丘镇守的年份。

注释:

  • 铜雀台:古代著名的建筑,位于邺水(今河北省临漳县一带),与三国时期有关。
  • 邺水:古代水域,历史上著名的战场和政治中心。
  • 长教:意为“长久以来”。
  • 天堑:比喻自然的阻隔或障碍。
  • 寒烟:指远处的烟雾,给人一种寒冷、萧瑟的感觉。
  • 土人:当地居民。
  • 周公瑾:即周瑜,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 巴丘:巴丘为古地名,指今巴东县一带,常与周瑜有关。

典故解析:

周公瑾,即周瑜,三国时期的名将,因其在赤壁之战中的出色表现而闻名。铜雀台的荒凉与周瑜的英名形成对比,暗示着历史的变迁与英雄的遗忘。巴丘作为地名,体现了地方对历史人物的崇拜和纪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凤翥,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作品多以山水、历史为题材,风格典雅而深邃。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历史变迁之际,作者通过描写历史遗迹与人物,反映了对往昔辉煌的感慨与对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过峡江 其一》通过铜雀台这一历史遗迹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人物的伟大。开头的“铜雀台荒邺水边”,不仅描绘了一个物是人非的场景,也引发了人们对历史的沉思。铜雀台的荒凉与周瑜的英勇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历史的无情与时光的流逝。

接下来的“长教天堑锁寒烟”则运用了生动的意象,表现了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天堑的阻隔与寒烟的凄冷,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使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人心的惆怅。

最后两句提到当地人祭祀周公瑾,虽然尊崇却显得有些淡薄,只言片语中透露出对英雄的追忆与遗忘。这不仅反映了地方文化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隐含着对历史流逝与人情淡漠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又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出诗人对故土与历史的深厚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铜雀台荒邺水边:描绘铜雀台的荒凉景象,暗示历史的沧桑。
  2. 长教天堑锁寒烟:自然的阻隔与寒冷的氛围,营造出孤独感。
  3. 土人庙祀周公瑾:当地人对周瑜的祭祀,显示对历史的尊重与怀念。
  4. 只说巴丘作镇年:对周瑜的描述显得有些简单,反映人们对历史的淡忘。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句与次句形成对比,增强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天堑”比作阻隔历史与现实的屏障。
  • 意象:铜雀台、寒烟等意象生动地描绘出历史的沧桑与环境的萧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历史遗迹的描写,表现了对英雄的怀念与对历史流逝的感慨。诗人以此表达对故土的眷恋与对时代变迁的无奈。

意象分析:

  • 铜雀台:象征着历史的荣耀与辉煌。
  • 邺水:承载着历史事件与人物的记忆。
  • 寒烟:象征着孤寂与过去的沧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铜雀台”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诸葛亮
    • B. 周瑜
    • C. 曹操
    • D. 刘备
  2. “寒烟”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温暖
    • B. 喧闹
    • C. 孤寂
    • D. 幸福
  3. 诗中提到的“巴丘”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湖北
    • B. 四川
    • C. 广东
    • D. 北京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李凤翥的《过峡江 其一》更注重历史的沉重感,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自由的向往。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前者沉郁,后者豪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李凤翥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