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伯时马》

时间: 2025-01-26 02:27:06

我观李侯作胡马,置我敕勒阴山下。

惊沙随马欲暗天,千里绝足略眼跨。

自当初驾沙苑丞,岂复更数将军霸。

李侯今病发右臂,此图笔妙今无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伯时马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我观李侯作胡马,
置我敕勒阴山下。
惊沙随马欲暗天,
千里绝足略眼跨。
自当初驾沙苑丞,
岂复更数将军霸。
李侯今病发右臂,
此图笔妙今无价。

白话文翻译

我观看李侯所绘制的胡马,
那马置身于我所熟悉的敕勒阴山之下。
飞扬的沙尘随马奔跑而起,几乎要遮蔽天空,
千里之远的马足在我眼前一跃而过。
我曾在沙苑担任丞相,
如今岂能再与将军的霸业相提并论。
李侯如今因病右臂无力,
这幅画的技艺如今价值连城。

注释

  • 李侯: 指李公,可能是指历史上某位著名的画家或将领。
  • 胡马: 指的是一种来自边疆的马,常被用作战马,象征着勇猛和力量。
  • 敕勒阴山: 古代地名,位于今内蒙古一带,是游牧民族的活动区域。
  • 惊沙: 指马奔跑时扬起的沙尘,表现出马的快速与力量。
  • 沙苑: 古代的一个名胜,特指游猎之地。
  • 将军霸: 指将军的霸业与威望。
  • 病发右臂: 指李侯因病导致右臂受限,暗示其身体状况的衰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涪翁,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俊逸,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作品常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黄庭坚对李侯所作的马的赞美之时,反映了他对友人的欣赏与对画作的赞叹。同时也暗含对自身身世的感叹与反思,表现了他对艺术与人生的深思。

诗歌鉴赏

《题伯时马》是一首充满画面感和情感深邃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李侯所画的胡马,传达了诗人对艺术的赞美以及对友人的钦佩。开头两句直接引入主题,展现了李侯的画作。诗人用“惊沙随马欲暗天”形象地描绘出马奔跑时的气势,仿佛可以想象到那种狂奔的场景,令人感到震撼。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回忆自己的经历,抒发对往日光辉的追忆与现在的自省。这里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我境况的变化,将个人情感与历史的沉淀结合得相得益彰。诗的最后两句则是对李侯现状的同情,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和生命的深刻理解,表现了对友人才华的珍视。

整首诗的情感在于既有对艺术的赞美,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令人深思。黄庭坚的用词简练而生动,意象鲜明,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观李侯作胡马: 诗人开头便直入主题,表明自己观看李侯的画作,突出其艺术价值。
  • 置我敕勒阴山下: 以地名引入,暗示与友人的亲近和共同的历史文化背景。
  • 惊沙随马欲暗天: 形象生动地描绘马奔跑的景象,给人一种动态的美感。
  • 千里绝足略眼跨: 通过夸张手法表现马的速度,体现出画作的生动与真实。
  • 自当初驾沙苑丞: 回忆过往的荣耀,表现出对曾经身份的自豪和怀念。
  • 岂复更数将军霸: 反思自身的变化,表现出一种无奈与自省。
  • 李侯今病发右臂: 关注李侯的健康,表达对友人的关怀。
  • 此图笔妙今无价: 强调画作的珍贵,表现出对艺术的尊重与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 “惊沙随马欲暗天”中,沙尘比作马奔跑时的气势,生动形象。
  • 夸张: “千里绝足略眼跨”夸大了马的速度,增强了表现力。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敬仰、对友人的关心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描绘李侯的画作,诗人不仅赞美了画技的高超,也反映了自己对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胡马: 象征勇猛与力量,反映了边疆文化的特征。
  • 惊沙: 体现动感和活力,象征着生机与力量。
  • 敕勒阴山: 作为地理意象,连接了历史与个人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李侯”指的是哪位人物?

    • A. 画家
    • B. 将领
    • C. 诗人
    • D. 商人
  2.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 A. 友情
    • B. 生命无常
    • C. 艺术欣赏
    • D. 战争
  3. “惊沙随马欲暗天”这句中,沙子象征什么?

    • A. 速度
    • B. 时间
    • C. 力量
    • D. 生命

答案

  1. A. 画家
  2. C. 艺术欣赏
  3. A. 速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高》与《题伯时马》在情感表达上都涉及对生命的感悟,但《登高》更侧重于对人生苦难的反思,而《题伯时马》则强调对艺术的赞美与友谊的珍视。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