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梅 其一》

时间: 2025-04-27 19:04:36

才把梅花写,离亭玉笛寒。

一枝君看取,别后寄应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才把梅花写,离亭玉笛寒。一枝君看取,别后寄应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刚刚描绘了梅花,离开亭子时,寒冷的笛声萦绕在耳边。请你好好欣赏这一枝梅花,离别之后再寄送给你,恐怕会很困难。

注释

字词注释:

  • :刚刚、刚才。
  • 梅花:梅树的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 离亭:指离开亭子。
  • 玉笛:美丽的笛子,寓意优雅的音乐。
  • :寒冷,暗示离别的凄凉。
  • 一枝:指一支梅花,形象而生动。
  • :你,古代常用的称呼。
  • 看取:好好地欣赏。
  • 寄应难:再寄送给你恐怕会很难。

典故解析:

  •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梅花常常象征着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尤其在寒冬中绽放,更显其独特的高贵与气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瞿应绍,清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情感细腻、意象独特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融入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深厚情谊的怀念与依依不舍的心情。梅花作为诗中的重要意象,既象征着高洁的情操,也寓意着与友人的美好回忆。

诗歌鉴赏

这首《画梅 其一》以梅花为主题,传达了作者对友人深情的怀念。开篇的“才把梅花写”一句,展示了诗人的才情,似乎刚刚完成了一幅美丽的画作。紧接着提到“离亭玉笛寒”,不仅展现了离别时的寒冷氛围,还渲染了笛声的悠远,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伤感与孤独。

“君看取”一句,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期待,希望友人能够好好欣赏这朵梅花。这朵梅花不仅是自然的象征,也是情感的寄托,承载着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最后一句“别后寄应难”,则是对未来的感叹与无奈,表达了离别后的隔阂和情感的难以传达。整首诗情感深沉,以梅花为媒介,传达了友谊的珍贵与离别的惆怅,令人感慨不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才把梅花写:表达了刚刚描绘完梅花的喜悦,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
  2. 离亭玉笛寒:描绘了离别时的寒冷氛围,寓意内心的孤寂与思念。
  3. 一枝君看取:向友人传达关心,希望他能珍惜这朵梅花。
  4. 别后寄应难:表达了对未来的无奈与惆怅,强调了离别后的隔阂。

修辞手法:

  • 比喻:梅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
  • 拟人:笛声似乎有情感,增添了离别的悲伤。
  • 对仗:诗中有对仗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深厚情谊的怀念,以及离别时的无奈与愁苦,体现了人间真情的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高洁的品格。
  • 离亭:离别的场景,增加了离愁别绪。
  • 玉笛:优雅的音乐,营造出清冷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什么?

    • A. 美丽
    • B. 坚韧与高洁
    • C. 怨恨
    • D. 快乐
  2. “别后寄应难”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期待
    • B. 无奈与惆怅
    • C. 宽慰
    •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王安石的《梅花》

诗词对比: 与王安石的《梅花》相对比,瞿应绍的《画梅》更加侧重于情感的细腻描绘,而王安石则更强调梅花的坚韧品质。两者虽同以梅花为题,但各自的情感基调与意象运用却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