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和张孝祥咏雨》

时间: 2025-02-04 13:39:11

回首高唐,凉天近、暮云不卷。

白蘋起、金塘嫩绿,细生池馆。

瑟瑟未随平楚尽,珊瑚只共江蓠远。

也不合、阻断木兰舟,青枫岸。

游鱼唼,珍珠点。

风柳外,离人畔。

做朦胧一幅,潇湘秋怨。

玉润初临金粟纸,绮窗半湿红丝砚。

且题作、夜雨响芭蕉,教他看。

意思解释

满江红 和张孝祥咏雨

作者: 李雯 〔清代〕

原文展示:

回首高唐,凉天近暮云不卷。白蘋起金塘嫩绿,细生池馆。瑟瑟未随平楚尽,珊瑚只共江蓠远。也不合阻断木兰舟,青枫岸。游鱼唼,珍珠点。风柳外,离人畔。做朦胧一幅,潇湘秋怨。玉润初临金粟纸,绮窗半湿红丝砚。且题作夜雨响芭蕉,教他看。

白话文翻译:

回头望去,高唐的美景已在眼前,凉爽的天空中接近黄昏,云彩却没有卷起。白色的浮萍在金色的塘中悄然升起,嫩绿的水草在池馆中细细生长。瑟瑟的秋声并未随平楚的尽头消散,珊瑚只与远方的江蓠相伴。这样也不应该阻断木兰舟的航行,青枫岸边的水流轻轻荡漾。游动的鱼儿嬉戏,水面点缀着珍珠般的波纹。柳树外的风里,离人的身影若隐若现。画出一幅朦胧的图景,诉说潇湘的秋怨。玉润的墨水初次洒在金色的纸上,绮窗半湿,红丝砚上也留下了痕迹。于是,我在这里题写下夜雨中芭蕉的响声,让他来欣赏。

注释:

  • 高唐:指高唐州,古代地名,常用来引申为美景之地。
  • 白蘋:一种水生植物,象征着清新美丽。
  • 瑟瑟:形容微风或秋声,带有悲凉之感。
  • 平楚:指平原和楚地,象征着广阔和辽远。
  • 木兰舟:古代小船,象征着旅行和自由。
  • 青枫岸:秋季枫树的岸边,寓意着秋天的景色。
  • 游鱼唼:鱼儿在水中游动,发出声响,象征生动和活泼。
  • 潇湘:潇水和湘江,常用来表示湘南的美丽风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雯,清代诗人,致力于诗词创作,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风貌。她的作品常带有细腻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体现了清代文人的风雅与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作者心境的变化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受时代影响,诗人通过描绘秋雨潇潇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生与自然的思考,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怨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优雅的风格,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深刻交融。诗中通过高唐的回忆引出秋天的景色,凉天与暮云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宁静。尤其是“白蘋起金塘嫩绿”,通过生动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水面上浮萍的清新,令人心生向往。而“瑟瑟未随平楚尽,珊瑚只共江蓠远”更是通过声音的细微变化,传达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孤独感,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忧伤。

诗人还描绘了夜雨中的芭蕉声,声声入耳,恰似心中那份难以释怀的秋怨。整首诗用词精炼,情感细腻,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渗透着对人生的思考,形成了一种复杂而又和谐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回首高唐:回首往昔,想起高唐的美景,暗示对过去的怀念。
  2. 凉天近暮云不卷:凉爽的天色接近黄昏,云彩不再卷起,象征着宁静的氛围。
  3. 白蘋起金塘嫩绿:白色浮萍在金色的塘中悄然升起,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水乡景色。
  4. 瑟瑟未随平楚尽:微风轻拂,悲凉的秋声未随平原的尽头而消失,暗含对离别之情的感慨。
  5. 珊瑚只共江蓠远:珊瑚与远方的江蓠相伴,象征孤独与思念。
  6. 也不合阻断木兰舟:不应阻断木兰舟的行驶,表达对自由的渴望。
  7. 青枫岸:青枫岸边的景象,暗示着深秋的气息。
  8. 游鱼唼,珍珠点:鱼儿嬉戏,水面波纹如珍珠,展现生动与活泼的自然景象。
  9. 风柳外,离人畔:柳树外的风里,隐隐约约出现离人的身影,增添了一丝幽怨。
  10. 做朦胧一幅,潇湘秋怨:描绘出一幅朦胧的画面,表达了对潇湘秋天的怨愁。
  11. 玉润初临金粟纸,绮窗半湿红丝砚:玉润的墨水洒在金色的纸上,窗外的雨水打湿了红丝砚,创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
  12. 且题作夜雨响芭蕉,教他看:在这里题写夜雨中芭蕉的响声,邀请他人共享这份情感与景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游鱼唼,珍珠点”通过比喻生动形象地描述水面波纹,增强了视觉冲击。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如“瑟瑟未随平楚尽”,增强了情感的代入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如“白蘋起金塘嫩绿”,展现出对称美感,增强了诗的韵律。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秋天的景象展开,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思考,尤其是对离别与孤独的感慨。作品在优美中渗透着淡淡的忧伤,形成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唐:象征美好与怀旧。
  • 白蘋:象征清新与纯洁。
  • 瑟瑟:象征微凉与秋意。
  • 游鱼:象征生动与灵动。
  • 芭蕉:常用作秋雨的象征,寓意孤独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蘋起金塘嫩绿”中“白蘋”指的是哪种植物?

    • A. 荷花
    • B. 水草
    • C. 浮萍
    • D. 柳树
  2. 诗中“青枫岸”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色?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3. “瑟瑟未随平楚尽”中“瑟瑟”形容的是哪种感觉?

    • A. 欢乐
    • B. 悲凉
    • C. 平静
    • D. 热烈

答案:

  1. C. 浮萍
  2. C. 秋天
  3. B. 悲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秋兴八首》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孤独与思绪,李白的豪放与李雯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两者都通过自然描写传达情感,但辛弃疾的豪情更为奔放,而李雯则更显婉约与深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李雯诗集》

相关诗句

回首高唐,凉天近、暮云不卷。下一句是什么

白蘋起、金塘嫩绿,细生池馆。上一句是什么

白蘋起、金塘嫩绿,细生池馆。下一句是什么

瑟瑟未随平楚尽,珊瑚只共江蓠远。上一句是什么

瑟瑟未随平楚尽,珊瑚只共江蓠远。下一句是什么

也不合、阻断木兰舟,青枫岸。上一句是什么

也不合、阻断木兰舟,青枫岸。下一句是什么

游鱼唼,珍珠点。上一句是什么

游鱼唼,珍珠点。下一句是什么

风柳外,离人畔。上一句是什么

风柳外,离人畔。下一句是什么

做朦胧一幅,潇湘秋怨。上一句是什么

做朦胧一幅,潇湘秋怨。下一句是什么

玉润初临金粟纸,绮窗半湿红丝砚。上一句是什么

玉润初临金粟纸,绮窗半湿红丝砚。下一句是什么

且题作、夜雨响芭蕉,教他看。上一句是什么

回首高唐,下一句是什么

凉天近、暮云不卷。上一句是什么

凉天近、暮云不卷。下一句是什么

白蘋起、金塘嫩绿,上一句是什么

白蘋起、金塘嫩绿,下一句是什么

细生池馆。上一句是什么

细生池馆。下一句是什么

瑟瑟未随平楚尽,上一句是什么

瑟瑟未随平楚尽,下一句是什么

珊瑚只共江蓠远。上一句是什么

珊瑚只共江蓠远。下一句是什么

也不合、阻断木兰舟,上一句是什么

也不合、阻断木兰舟,下一句是什么

青枫岸。上一句是什么

青枫岸。下一句是什么

游鱼唼,上一句是什么

游鱼唼,下一句是什么

珍珠点。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