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四 醉饮史远公斋中有感,四用回韵》
时间: 2025-01-25 18:04: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其四 醉饮史远公斋中有感
作者:董元恺 〔清代〕
天地茫茫,愁无尽销愁无术。
应只有浇愁惟酒,不烦蔘术。
花下频招松下鹤,盘中又检山中栗。
料吾身烂醉是生涯,须千日。
梦欲醒,庄周漆。
心常醉,刘伶匹。
任挥毫草檄,请缨投笔。
薄劣自甘糟粕劳,不才且入山林密。
抚长锥终岁处囊中,何由出。
白话文翻译
在广袤的天地间,忧愁无尽,消愁的办法又无从寻觅。
我想,浇愁的唯一法子就是饮酒,不必去烦恼那些药方。
在花下频频招呼松下的仙鹤,盘中又检索山中的栗子。
我觉得,烂醉如泥才是我的生涯,须要千日。
梦想醒来,仿佛庄周的梦境。
心中常常醉酒,正如刘伶的潇洒。
任凭我挥毫写下公文,或请缨投笔作诗。
虽然才华平平,自甘堕落于糟粕之中,且不才入山林的幽密。
我手持长锥,终年处于囊中,何以出得去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茫茫:形容广阔无边的样子。
- 销愁无术:消除忧愁的方法没有。
- 浇愁:用酒来消愁。
- 蔘术:指医术或药方。
- 薄劣:平庸,能力不足。
- 糟粕:比喻无用的东西。
- 何由出:如何能出来,指无法解脱。
典故解析
- 庄周漆:指的是庄子,表达梦境中的自由自在。
- 刘伶:东汉酒鬼,代表放荡不羁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元恺,清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洒脱,常有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董元恺与友人史远公聚会饮酒时,感慨人生的无常与忧愁,借酒浇愁,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释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通过浓烈的酒意,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态度。诗中以“天地茫茫,愁无尽”开篇,直接揭示了作者对人生愁苦的感慨。接着,诗人用“应只有浇愁惟酒”来表达对酒的依赖,暗示一种无奈的生活态度。诗中的意象,如“花下频招松下鹤”,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由与闲适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展现了作者对自我处境的反思与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尤其在“梦欲醒,庄周漆”一联中,诗人巧妙地引入庄子,象征着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进一步深化了诗的哲理内涵。最终,诗人以“何由出”结束,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困惑,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地茫茫,愁无尽销愁无术:广袤天地间,忧愁没有尽头,消除忧愁的方法也无从得知。
- 应只有浇愁惟酒,不烦蔘术:我想,消愁的唯一办法就是饮酒,不必去烦恼那些药方。
- 花下频招松下鹤,盘中又检山中栗:在花下频频招呼松下的仙鹤,盘中又检索山中的栗子,描绘出一种自然与悠闲的生活场景。
- 料吾身烂醉是生涯,须千日:我觉得,烂醉如泥才是我的生涯,这样的状态需要千日。
- 梦欲醒,庄周漆:梦想要醒来,如同庄周的梦境,表达对自由的渴望。
- 心常醉,刘伶匹:心中常常醉酒,像刘伶那样洒脱。
- 任挥毫草檄,请缨投笔:任凭我挥毫写公文,或请缨投笔作诗,流露出对文学的执着。
- 薄劣自甘糟粕劳,不才且入山林密:虽然我才华平平,自甘堕落于糟粕之中,选择隐居山林。
- 抚长锥终岁处囊中,何由出:我手持长锥,终年处于囊中,表达对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饮酒比作消愁的唯一方法。
- 对仗:如“花下频招松下鹤”,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奈与对自由的向往,借酒浇愁,体现了洒脱的个性与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酒:象征解忧与放纵。
- 花、松、鹤:象征自然的美好与自由。
- 山中栗:象征生活的简单与朴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刘伶”是谁?
A. 一位诗人
B. 一位酒鬼
C. 一位哲学家 -
诗人对酒的态度是什么?
A. 认为酒是坏事
B. 认为酒是消愁的唯一方法
C. 认为酒无所谓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李白):同样表现饮酒消愁的主题。
- 《饮酒》(陶渊明):表达隐逸生活的理念。
诗词对比
- 董元恺的《满江红》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表现出通过饮酒来解愁的主题,但董元恺更倾向于对现实的无奈,而李白则更多展现出一种洒脱与豪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