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笛 索居荒村,风雨如晦,迟梅不发,谱此赋之。》
时间: 2025-04-28 20:51: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月下笛
索居荒村,风雨如晦,迟梅不发,谱此赋之。
作就轻阴,留花不放,似愁花谢。
春心暗逗,自叠宫衣小窗下。
陇头驿使何须问,待消受脂香粉麝。
漫惊回梦雨,西窗剪烛,苦吟深夜。
珠泻。纷飘瓦。正闭置重帷,晚妆初卸。
空阶淅沥,笛声谁共描写。
园林终有开时候,玉蝶罗浮更休忆,
扬州东阁,往时情话。
白话文翻译:
在这荒凉的村庄中独自居住,风雨交加,天色暗沉,迟迟未开的梅花让我写下这首诗。
轻柔的阴影中,花瓣不愿凋落,似乎在为花谢而忧伤。
春心暗自骚动,透过小窗下叠放的宫衣。
驿使在陇头何必询问,静待那脂香粉麝的消散。
梦中惊醒,细雨淅沥,西窗下烛火摇曳,苦吟于深夜。
珠泻,瓦片纷飘,正好关上重帷,晚妆初卸。
空荡的阶梯上雨声淅沥,笛声谁与我共鸣?
园林终有花开之时,玉蝶与罗浮更不必追忆,
扬州东阁的往日情话,已不再可得。
注释:
- 索居:指独自生活。
- 荒村:偏僻的村庄,象征孤独和寂寞。
- 迟梅:指梅花开得很晚,象征着春天的迟到。
- 宫衣:古代女性的服装,暗示诗人的身份与情感。
- 驿使:指运输的使者,象征着信息与联系。
- 脂香粉麝:形容女性的香气,暗示着美的追求。
- 西窗:窗子朝西,代表着夜晚的氛围。
- 玉蝶、罗浮:比喻美好的事物,象征着过去的记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庄棫,清代诗人,擅长描写细腻情感和自然景象。他的诗歌多以个人的感受为主,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诗人独自生活在荒村,内心充满了孤独和对春天的渴望。迟梅象征着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诗歌鉴赏:
《月下笛》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作,诗人在荒村的孤独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复杂的心境。诗的开头以“索居荒村,风雨如晦”引入,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独无助的心情。而“迟梅不发”则暗示了春天的迟到,象征着美好和希望的缺失。
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通过“轻阴”、“愁花谢”等意象,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感叹。尤其是在“春心暗逗,自叠宫衣小窗下”,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美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的无奈。
后面的段落通过“空阶淅沥,笛声谁共描写”将孤独的主题进一步深化,笛声的孤寂与无伴的音符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诗人对陪伴的渴望。而最后的“园林终有开时候,玉蝶罗浮更休忆”则在对未来的期盼中带有一丝释然。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交融,展现出清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既有对孤独的感慨,也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索居荒村,风雨如晦:在荒凉的村庄中独自生活,环境阴暗,风雨交加。
- 迟梅不发,谱此赋之:梅花开得很晚,因此写下这首诗。
- 作就轻阴,留花不放:在柔和的阴影中,花瓣不愿凋零。
- 似愁花谢:仿佛在为花的凋谢而感到忧愁。
- 春心暗逗,自叠宫衣小窗下:春天的心情在小窗下暗自骚动,叠放的宫衣暗示着女性的情感。
- 陇头驿使何须问:驿使在陇头何必来询问。
- 待消受脂香粉麝:静待脂香与粉麝的消散,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 漫惊回梦雨:在梦中被细雨惊醒。
- 西窗剪烛,苦吟深夜:在西窗下剪烛,深夜苦吟。
- 珠泻,纷飘瓦:珠泻如雨,瓦片纷飞。
- 正闭置重帷,晚妆初卸:正好关上重帷,刚卸掉晚妆。
- 空阶淅沥,笛声谁共描写:空荡的阶梯上雨声淅沥,笛声孤独而无伴。
- 园林终有开时候:园林终将迎来花开时节。
- 玉蝶罗浮更休忆:玉蝶与罗浮不必再追忆。
- 扬州东阁,往时情话:提到扬州东阁的往日情话,暗示对往昔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心暗逗”暗示内心情感的复杂。
- 拟人:如“留花不放”表现花的情感。
- 对仗:如“空阶淅沥,笛声谁共描写”中,前后对应强调孤独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孤独、思念与渴望的描写,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人生、自然以及美好事物的深刻思考和情感表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春天与希望。
- 笛声:象征孤独、思念与情感的表达。
- 细雨:象征柔情与细腻的情感。
- 宫衣:暗示女性的美与柔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所处的环境是怎样的?
- A. 繁华城市
- B. 荒凉村庄
- C. 热闹街道
- D. 山顶寺庙
-
“春心暗逗”中的“春心”指的是什么?
- A. 对春天的向往
- B. 对爱情的渴望
- C. 对生活的失望
- D. 对未来的期待
-
诗中提到的“玉蝶”和“罗浮”象征着什么?
- A. 过去的美好回忆
- B. 未来的希望
- C. 现实的无奈
- D. 自然的风景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比较庄棫的《月下笛》和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描绘了月夜的孤独与思念,但庄棫更注重细腻的情感与环境的描写,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洒脱的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 《月亮与孤独:诗词中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