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笛 题羊辛楣同年《花溪渔笛图》》
时间: 2025-02-04 16:13: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软新罗,山明秀黛,旧垂纶处。青溪一舸,依约风帆隔前浦。平波三尺桃花色,定载得鸳鸯稳渡。更一枝黄笛,临风吹起,万重烟絮。延伫。江关暮。甚冷落汀洲,旧盟鸥鹭。长安倦旅。漫抛花外烟屿。待君宫锦归来日,好再把渔蓑换取。倩舵尾樵青闲倚,红亭按谱。
白话文翻译
水流柔软如新罗丝,山色明亮如秀丽的黛色,往日钓鱼的地方。青溪上有一只小船,轻轻摇曳的风帆隔着前面的水岸。平静的水面映出三尺桃花的色彩,稳稳地载着鸳鸯渡过。更有一支黄笛,迎风而起,吹奏出万重烟雾般的音符。停留在江边,黄昏时分,水边显得冷清,昔日盟誓的鸥鹭已不在。长安的旅人感到疲倦,任凭花瓣随风飘落,在烟雾弥漫的水面。期待你从宫中华丽归来之日,能再换上渔蓑。惬意地倚靠在船尾,青色的樵夫闲适地坐着,在红亭里按着曲谱。
注释
- 新罗:古代朝鲜半岛的一个国家,以丝绸闻名。
- 秀黛:形容山色如黛,清丽而深邃。
- 钓鱼:这里指旧时钓鱼的地方,充满了怀旧情感。
- 鸳鸯:象征恩爱夫妻,常用来表达美好的爱情。
- 黄笛:古代乐器,用于吹奏优美的乐曲。
- 倩:美丽的意思,这里指美好景象的延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樊增祥(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以及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月下笛》创作于樊增祥的一次山水游历之中,诗中描绘了江边的美丽夜景,表达了对旧时光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情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与对过往生活的追忆。首句“水软新罗,山明秀黛”以柔和的水与秀丽的山相衬,勾勒出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营造了一个如梦似幻的意境。而“青溪一舸,依约风帆隔前浦”则通过描绘小船的摇曳,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随后的“平波三尺桃花色,定载得鸳鸯稳渡”运用色彩的对比,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爱情的美好。
随着诗意的推进,诗人逐渐引入了黄昏的意象,体现出对过往的思念与孤独,尤其是“江关暮。甚冷落汀洲,旧盟鸥鹭”一联,表现出孤独的心情和对昔日伴侣的怀念,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期待与昔日情人的重聚,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给整首诗带来了温暖的结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软新罗,山明秀黛,旧垂纶处:水流如丝,山色如黛,描绘出美丽的自然景色。
- 青溪一舸,依约风帆隔前浦:小船在青溪上轻轻摇荡,展现出悠闲的生活方式。
- 平波三尺桃花色,定载得鸳鸯稳渡:平静的水面映出桃花的色彩,象征着美好爱情的稳固。
- 更一枝黄笛,临风吹起,万重烟絮:黄笛在风中吹奏,音符如烟雾般飘渺,增添了情感的层次。
- 延伫。江关暮。甚冷落汀洲,旧盟鸥鹭:黄昏时分,江边显得冷清,旧情难再,令人感伤。
- 长安倦旅。漫抛花外烟屿:旅途疲惫,任凭花瓣随风飘落,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
- 待君宫锦归来日,好再把渔蓑换取:期待爱人归来,愿意重新开始幸福的生活。
- 倩舵尾樵青闲倚,红亭按谱:悠然自得地倚靠在船尾,描绘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软新罗”,将水比作丝绸,增强了柔美的感觉。
- 拟人:如“黄笛,临风吹起”,赋予乐器以生命,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通过细腻的描绘,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爱情的渴望,形成了一种浓厚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象征柔情与生命。
- 山:象征稳重与永恒。
- 鸳鸯:象征爱情与和谐。
- 黄笛:象征音乐与心情的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鸳鸯”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爱情
- C. 家庭
- D. 事业
-
“水软新罗”中“新罗”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日本
- B. 朝鲜半岛
- C. 越南
- D. 中国
-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对旧情的怀念?
- A. 平波三尺桃花色
- B. 甚冷落汀洲,旧盟鸥鹭
- C. 倩舵尾樵青闲倚
- D. 青溪一舸,依约风帆隔前浦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源记》(陶渊明):同样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理想生活。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怀念。
诗词对比
- 《月下笛》 vs 《静夜思》(李白):两首诗都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思乡之情,但《月下笛》更侧重于自然与情感的结合,而《静夜思》则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对古典诗词的解读与分析。
- 《清代诗人研究》:深入了解清代诗人的创作背景与风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