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纪事》
时间: 2025-01-11 08:50: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今夕是何夕,无云天自明。
凉风时拂袖,鸣鸟自呼朋。
香从花里至,露向月中零。
云去山还在,歌喧鸟不惊。
行行独成话,望望难为情。
枕月数今古,茵花思废兴。
坐疲起倚石,睡倦复行庭。
细咏数章律,连倾七碗擎。
炉香一再换,谯鼓两三更。
梦醒疑未定,独步向前听。
白话文翻译
今夜是个什么夜晚,天空无云而明亮。
凉风时不时拂动我的衣袖,鸣叫的鸟儿在呼唤同伴。
香气从花中飘来,露珠在月光下滴落。
云彩虽然散去,山依旧如故,歌声嘹亮,鸟儿却毫不惊动。
我一行行地独自倾诉,遥望远方却难以表达情感。
枕着月光数着今古,花草间思索着兴废。
坐累了就靠在石头上,困倦时又在庭院里走动。
细细吟咏着几章诗律,连续举起七碗酒。
炉香一次次更换,鼓声在两三更时响起。
梦中醒来还疑惑未定,独自走出向前倾听。
注释
字词注释:
- 何夕:何日何时,此处指代夜晚。
- 凉风:指微凉的风,给人清新的感觉。
- 香:花香。
- 零:滴落。
- 茵花:指草地和花朵。
- 倚石:靠在石头上,指休息。
- 谯鼓:指报时的鼓声。
典故解析:
- “枕月数今古”:枕着月光,回想古今,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坐疲起倚石”:体现出诗人身心俱疲的状态,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梦泮,明代诗人,生于南明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景物与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月夜纪事》创作于一个明朗的月夜,诗人借助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思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情感的挣扎。
诗歌鉴赏
《月夜纪事》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月夜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孤独的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开篇的“今夕是何夕,无云天自明”,既是对夜晚的询问,也暗含了对自身处境的迷茫。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用“凉风”、“鸣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孤独的氛围。尤其是“香从花里至,露向月中零”,更是通过香气与露水的描绘,传达了自然的美与生命的脆弱。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行行独成话,望望难为情”,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这样的情感在“梦醒疑未定,独步向前听”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透出一丝对未来的迷茫与期盼。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令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今夕是何夕,无云天自明:询问今晚的特殊性,表达了内心的迷惘。
- 凉风时拂袖,鸣鸟自呼朋:营造了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表现出夜的生机。
- 香从花里至,露向月中零:花香与露珠的描写,增添了诗的优雅与灵动。
- 云去山还在,歌喧鸟不惊:描绘了风景的永恒与自然的和谐。
- 行行独成话,望望难为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 枕月数今古,茵花思废兴: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思考交织在一起。
- 坐疲起倚石,睡倦复行庭:表现诗人的疲惫与不安。
- 细咏数章律,连倾七碗擎:借酒抒情,表现了诗人的情感宣泄。
- 炉香一再换,谯鼓两三更:生活的点滴与时间的流逝交替。
- 梦醒疑未定,独步向前听:反映出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探索。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比喻人生的无常。
- 拟人:鸟儿鸣叫,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夜晚的景物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时间、孤独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象征孤独与思考。
- 风:象征自由与清新。
- 花:象征生命的美好与脆弱。
- 鸟:象征自然的生机与情感的呼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凉风时拂袖”中“凉风”指的是什么?
- A. 热风
- B. 微凉的风
- C. 冷风
- D. 无风
- 答案:B
-
诗人在诗中的心情如何?
- A. 快乐
- B. 忧伤
- C. 生气
- D. 兴奋
- 答案:B
-
“梦醒疑未定”中,诗人表达了什么?
- A. 对未来的确定
- B. 对现实的迷茫
- C. 对过往的怀念
- D. 对爱情的期待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黄梦泮的《月夜纪事》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在月夜中抒发孤独,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内心的思考,后者则表现了饮酒作乐中的洒脱与豪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歌研究》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黄梦泮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