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德久出郊》
时间: 2025-01-26 00:36: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陪德久出郊
作者: 李处权 〔宋代〕
北客南征岁欲阴,经行始满爱山心。
霜溪见石如清洛,烟树参云似故林。
昨日喜传黄屋信,余生怕听白头吟。
公归问讯庵中老,只履西来意浅深。
白话文翻译:
北方的客人南下征途,岁月已近阴霾,
经过这里,心中对山林的喜爱愈加浓厚。
霜冻的溪水映见石头如同清澈的洛水,
烟雾缭绕的树木高耸入云仿佛是故乡的树林。
昨日高兴地得知黄屋的信,
我却害怕再听到白头吟的悲感。
朋友归来问候庵中老者,只是这条西行的路,情意又浅又深。
注释:
- 北客: 指北方的旅人或客人。
- 南征: 向南方出征,或指南行。
- 岁欲阴: 年岁临近阴雨天气,形容时节的变化。
- 霜溪: 霜冻后的溪水,形象生动。
- 清洛: 指的是洛水,古代著名的河流,水清澈见底。
- 黄屋: 可能指的是皇家的信件或官府的消息。
- 白头吟: 指的是关于老年的诗歌,通常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庵中老: 指的是寺庙中年老的僧人或隐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处权,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主要以其诗作传世,以清新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可能是在北方客人南下途中,感受到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交汇而成,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朋友的关心。
诗歌鉴赏:
《陪德久出郊》是一首展现自然之美与人生哲思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北方旅人南行的心情与眼前的山水景色交织在一起,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便通过“北客南征岁欲阴”引出了旅途的背景,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阴霾的情绪。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描绘了霜溪与清洛的对比,生动地展现出自然的清新与宁静,体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向往。
“昨日喜传黄屋信”一句,突出了朋友之间的情谊与关怀,然而后句“余生怕听白头吟”则带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显示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两句,诗人提到庵中老者,展现了对友人和人生的深思,西来之路的情意深浅,象征着人生旅途中的得失与所感。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展现了李处权的诗歌风格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北客南征岁欲阴: 描述北方的旅途中,时节已近阴雨,反映出诗人的旅行背景和内心的孤独。
- 经行始满爱山心: 经过的过程中,诗人对山水的热爱愈加明显,体现出对自然的眷恋。
- 霜溪见石如清洛: 霜冻后的溪水清澈见底,象征着纯净与美好。
- 烟树参云似故林: 描述烟雾缭绕的树林,仿佛回到了故乡,表现出思乡之情。
- 昨日喜传黄屋信: 收到朋友的好消息,带来一丝喜悦。
- 余生怕听白头吟: 对于人生的感慨,反映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忧虑。
- 公归问讯庵中老: 朋友归来,问候寺庙中的老者,体现出对友人的关心。
- 只履西来意浅深: 最后表达了对西行的思考,情感的深浅交织,象征人生的复杂。
修辞手法:
- 比喻: 例如“霜溪见石如清洛”,通过比喻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 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烟树参云”,让自然景物更具生气。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融合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深刻的思考与内心的感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北客: 代表外乡人,象征漂泊与孤独。
- 霜溪: 代表清冷与纯净,象征着理想的追求。
- 黄屋: 表示官府或权力,象征着社会关系与人情世故。
- 白头吟: 代表衰老与无奈,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北客”指的是? A. 北方的旅人
B. 南方的客人
C. 诗人自己 -
“余生怕听白头吟”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青春的怀念
B. 对时间流逝的忧虑
C. 对友谊的珍视 -
“霜溪见石如清洛”中的“清洛”指的是哪条河流? A. 黄河
B. 长江
C. 洛水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与《陪德久出郊》均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杜甫以战乱背景为重,情感更为沉重,而李处权则通过自然景色传达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