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陆虞仲学士涂中咏雪二首》

时间: 2025-01-27 03:20:44

可笑无毡老郑虔,甘寒忍喜咏丰年。

飞花穿树春疑早,秀麦分岐瑞有先。

白玉楼成迷万井,青云路绕认双川。

轻缣窘幅终难状,却借骚人好句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李弥逊的《次韵陆虞仲学士涂中咏雪二首》第一首:

可笑无毡老郑虔,甘寒忍喜咏丰年。
飞花穿树春疑早,秀麦分岐瑞有先。
白玉楼成迷万井,青云路绕认双川。
轻缣窘幅终难状,却借骚人好句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开头讽刺了郑虔老先生,即使没有毡子也能在寒冷中忍耐着快乐地吟咏丰收年景。接着,诗人描绘了飞舞的雪花穿梭于树间,仿佛春天来得太早了。接下来,丰收的麦子在田间分岐,预示着吉祥的兆头。白玉般的楼阁让人迷失在万家灯火中,青云环绕的道路仿佛在认出两条川流。最后,尽管轻薄的绢帷难以描绘出这情景,但还是借用骚人的美句来传达。

注释:

  • :指用毛毡制成的物品,古时用以御寒。
  • 老郑虔:郑虔,可能指古代某位诗人或士人,因其在寒冬中吟咏而被诗人调侃。
  • 飞花:指雪花在空中飞舞的情景。
  • 秀麦:指生长茂盛的小麦。
  • 白玉楼:形容雪后楼阁的洁白,仿佛用白玉建成。
  • 轻缣:轻薄的绢帷,形容诗人表达情感的方式。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骚人”可能是指屈原或其他著名诗人,借用他们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说明诗人在创作中借鉴与融汇传统,体现了古人对前辈文人的尊敬与学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在诗歌上颇有成就,以清丽婉约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的创作背景或许与当时的时节有关,北方地区冬季的雪景和丰收的期待相结合,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细腻感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李弥逊的这首诗,采用了极富画面感的意象,展现了冬雪的美丽与丰年的期待。诗的一开始即以讽刺的语调引入,老郑虔在寒冷中吟咏,表现出一种不畏寒冷、乐观向上的精神。接下来的“飞花穿树春疑早”,在描绘雪花的同时,也暗含了春天的美好期盼,让人感受到冬天与春天的交替之美。

“白玉楼成迷万井”一句,展现了冬雪覆盖下的城市景象,洁白的雪让万家灯火显得更加迷离,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而“青云路绕认双川”则进一步增强了这种错落有致的美感,仿佛在引导人们在这片雪白的世界中找到归属感。

最后,诗人以“轻缣窘幅终难状”自谦,表现了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谦逊,同时也说明了雪的美丽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借用骚人的美句来传达自己的心声,这种自我反省与对传统的敬仰,使得整首诗在轻松中透出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可笑无毡老郑虔:开头即直接称讽,突出郑虔在寒冷中吟咏的奇特情景。
  • 甘寒忍喜咏丰年:表达了郑虔的乐观精神,即使在寒冷中也能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 飞花穿树春疑早:描绘雪花如花般飞舞,表现了冬季的美丽与春天的期待。
  • 秀麦分岐瑞有先:通过麦子生长的情景,传达出对未来丰收的美好预期。
  • 白玉楼成迷万井:雪后城市的景象,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冬日的迷人。
  • 青云路绕认双川:强调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表现了对环境的细腻感知。
  • 轻缣窘幅终难状:自谦之语,表明诗人对表达能力的无奈。
  • 却借骚人好句传:强调通过前辈诗人的美句来传达自己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雪花比作飞舞的花朵,生动形象。
  • 对仗:如“白玉楼成迷万井,青云路绕认双川”,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冬雪与丰收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未来丰年的期待。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古典诗词的敬畏与借鉴,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意象分析:

  • 雪花:象征着洁白与纯净,同时也代表了冬季的寒冷。
  • 丰年:象征着希望和美好的未来,反映了农人对生活的期待。
  • 白玉楼:象征着高洁的理想,描绘出一种理想化的生活状态。
  • 青云路:象征着人生的道路与追求,表现出对未来的希望与探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老郑虔”是指: A. 一位士人
    B. 一位农民
    C. 一位商人
    D. 一位王子

  2. 诗中“飞花穿树”的“花”指的是: A. 春花
    B. 雪花
    C. 秋叶
    D. 夏虫

  3. 诗人用“轻缣窘幅”表达了什么? A. 自夸
    B. 自谦
    C. 自信
    D. 自卑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以自然景象表达情感的诗作。
  • 陶渊明的《饮酒》:展现了对自然与丰收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比较李白的《静夜思》中对月的思考与李弥逊对雪的描绘,两者均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人生感悟,但李白更显孤独,李弥逊则更具乐观向上的色彩。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李弥逊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