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甫西山之咏》

时间: 2025-01-27 03:18:08

秋畦霭黄云,神用报力穑。

腰镰谁家子,喜见眼中碧。

我车返山阿,木落山更寂。

年登妻啼饥,掩户坐太息。

不知金田翁,安用作弦直。

已矣复何言,兹理断可析。

浩歌出长林,披榛携子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畦霭黄云,神用报力穑。
腰镰谁家子,喜见眼中碧。
我车返山阿,木落山更寂。
年登妻啼饥,掩户坐太息。
不知金田翁,安用作弦直。
已矣复何言,兹理断可析。
浩歌出长林,披榛携子侄。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田畦上弥漫着黄云,神灵好像在报答农人辛勤的耕作。
谁家年轻人在田里挥动着镰刀,看到一片青翠的景象,心中无比欢喜。
我驾车回到山中,树木落叶,山中显得更加寂静。
这一年妻子因饥饿而哭泣,我只能关上门,深深叹息。
不知那位金田翁,何必再去拉弦呢?
再说什么呢?这道理已经可以分清楚。
我在长林中高歌,带着儿子侄子一同前行。

注释:

  • :雾气、云气,指的是气候变化。
  • :收获,指农作物的收成。
  • 腰镰:指腰间挂着的镰刀,象征农人进行收割的工具。
  • 山阿:山中,指山里。
  • 年登:这一年,指的是年岁、时间的推移。
  • 金田翁:金田指的是金田村,翁是老人,可能为某个特定人物代称。
  • 兹理:此时的道理,指眼前的现实情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但其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田园生活为主题,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的农村,背景是农民辛勤耕作的生活,表达了对农田及其丰收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农民生活艰辛的同情。

诗歌鉴赏:

《次韵甫西山之咏》是一首富有田园气息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田畦、黄云、农人收割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农民辛勤的耕作。首联以“秋畦霭黄云”开篇,画面生动而富有层次,黄云映衬着秋天的丰收季节,使人感受到一份宁静而又丰盈的气息。接着,诗人通过“腰镰谁家子”描绘出年轻农人的形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

而后几句则转向了诗人的个人感受,写到自己驾车回山的孤寂,并通过“妻啼饥”的描写,揭示了农村生活的艰辛。诗中“不知金田翁”一句则引发对传统农业的思考,金田翁的形象成为农民辛苦劳作的象征。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入探讨了社会现实,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哲理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畦霭黄云:描绘了秋天的田畦上弥漫着黄云的景象,营造了一个丰收的氛围。
  2. 神用报力穑:暗示自然的神灵在回报农人的辛勤耕作。
  3. 腰镰谁家子:引入年轻农人的形象,表达他们的喜悦。
  4. 喜见眼中碧:强调农人看到丰收时的欣喜。
  5. 我车返山阿:转入诗人的个人经历,描述返回山中的情景。
  6. 木落山更寂:树木凋落,环境愈加寂静,反映了内心的孤独。
  7. 年登妻啼饥:揭示生活的艰辛,妻子因饥饿而哭泣。
  8. 掩户坐太息:表现诗人的无奈与深思。
  9. 不知金田翁:引出对传统农业生活的思考。
  10. 安用作弦直:质疑耕作的意义与价值。
  11. 已矣复何言:感慨无奈,似乎无话可说。
  12. 兹理断可析:对现实的分析,似乎已无解。
  13. 浩歌出长林:回归自然,诗人高歌而行。
  14. 披榛携子侄:与亲人一同,带着家人走出山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腰镰谁家子,喜见眼中碧”,增强了音韵的和谐美感。
  • 拟人:赋予自然神灵情感,使自然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农村的自然景色,展现了农民的辛勤与生活的艰辛,反映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畦:象征丰收的季节与自然的变化。
  • 黄云:代表着秋天的气氛与农田的景象。
  • 腰镰:农人的象征,代表辛勤劳动。
  • 木落: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浩歌:象征着生命的乐观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腰镰”指的是什么? A. 农民的工具
    B. 诗人的情感
    C. 自然的景象
    D. 一种动物

  2. “已矣复何言”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愉快
    B. 无奈
    C. 兴奋
    D. 悲伤

  3. 诗中提到的“金田翁”象征什么? A. 年轻农人
    B. 传统农业
    C. 现代化
    D. 自然神灵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李白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对比李白的《秋夕》,两者均描绘了秋天的意象,但李白的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李弥逊则更注重农村生活的描绘与思考,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李弥逊诗集》
  • 《中国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