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李舍人立秋祠太一宫宿斋书事之什》

时间: 2025-01-26 05:20:02

太乙祠宫肃,斋居荐至诚。

已将茅缩酒,应用面为牲。

月映金天朗,风来玉宇清。

玄谈知理胜,蔬食觉身轻。

仙驭排云下,空歌绕殿声。

仍闻得丹诀,簪绂顿忘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和李舍人立秋祠太一宫宿斋书事之什 杨亿 〔宋代〕 太乙祠宫肃,斋居荐至诚。 已将茅缩酒,应用面为牲。 月映金天朗,风来玉宇清。 玄谈知理胜,蔬食觉身轻。 仙驭排云下,空歌绕殿声。 仍闻得丹诀,簪绂顿忘情。

白话文翻译:

在太乙祠宫中,气氛庄严肃穆,斋戒居住,献上至诚之心。 已经用茅草缩酒,应用面食作为祭品。 月光映照着金色的天空,明亮而清澈,风从玉宇吹来,清新宜人。 深奥的谈论知道理胜,素食让人感觉身体轻盈。 仙人的车驾排云而下,空灵的歌声环绕殿堂。 仍然听说得到了炼丹的秘诀,簪绂之间顿时忘却了情感。

注释:

字词注释:

  • 太乙:古代神话中的神名,此处指祭祀太乙神的宫殿。
  • 斋居:斋戒期间居住的地方。
  • 茅缩酒:古代祭祀时用茅草包裹酒器,表示洁净。
  • 面为牲:用面食作为祭品。
  • 金天:指天空,因阳光照耀而呈金色。
  • 玉宇:指天空,因月光照耀而呈玉色。
  • 玄谈:深奥的谈论。
  • 丹诀:炼丹的秘诀。
  • 簪绂:古代官员的冠饰,代指官职。

典故解析:

  • 茅缩酒:源自古代祭祀仪式,用茅草包裹酒器,表示洁净和尊敬。
  • 面为牲:古代祭祀中,有时用面食代替真正的牲畜,表示节俭和虔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字大年,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官至翰林学士。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是他在立秋时节参加太乙宫祭祀活动后所作,表达了对神明的虔诚和对仙境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立秋时节,杨亿参加太乙宫的祭祀活动,并在斋戒期间写下此诗。诗中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宗教仪式的重视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太乙宫祭祀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神明的虔诚和对仙境的向往。诗中“月映金天朗,风来玉宇清”一句,以月光和风为媒介,将人间与仙境相连,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玄谈知理胜,蔬食觉身轻”则表达了诗人对深奥哲理的追求和对简朴生活的喜爱。最后两句“仍闻得丹诀,簪绂顿忘情”,暗示了诗人对炼丹成仙的渴望和对世俗官职的淡漠。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精神风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太乙祠宫肃,斋居荐至诚。
    • 描述太乙宫的庄严肃穆和斋戒的虔诚。
  2. 已将茅缩酒,应用面为牲。
    • 说明祭祀的准备工作,用茅草包裹酒器,用面食作为祭品。
  3. 月映金天朗,风来玉宇清。
    • 描绘月光和风的清新,营造仙境般的氛围。
  4. 玄谈知理胜,蔬食觉身轻。
    • 表达对深奥哲理的追求和对简朴生活的喜爱。
  5. 仙驭排云下,空歌绕殿声。
    • 想象仙人的车驾从云端降下,空灵的歌声环绕殿堂。
  6. 仍闻得丹诀,簪绂顿忘情。
    • 暗示对炼丹成仙的渴望和对世俗官职的淡漠。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映金天朗”将月光比作金色天空,增强视觉美感。
  • 拟人:如“风来玉宇清”将风拟人化,赋予其清新之感。
  • 对仗:如“月映金天朗,风来玉宇清”形成对仗,增强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神明的虔诚、对仙境的向往、对深奥哲理的追求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喜爱。通过祭祀场景的描绘和仙境氛围的营造,诗人传达了对超脱尘世的渴望和对世俗官职的淡漠。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太乙祠宫:庄严肃穆的祭祀场所。
  • 茅缩酒:洁净的祭祀仪式。
  • 金天、玉宇:美丽的天空,象征仙境。
  • 玄谈:深奥的哲理。
  • 仙驭:仙人的车驾,象征超脱尘世。
  • 丹诀:炼丹的秘诀,象征长生不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茅缩酒”是指什么? A. 用茅草包裹酒器 B. 用茅草煮酒 C. 用茅草过滤酒 D. 用茅草装饰酒器 答案:A

  2. 诗中“面为牲”是指什么? A. 用面食作为祭品 B. 用面食代替牲畜 C. 用面食装饰祭品 D. 用面食烹饪祭品 答案:B

  3. 诗中“月映金天朗”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月光照耀下的金色天空 B. 金色天空中的月亮 C. 月光和金色天空的对比 D. 金色天空中的明亮月亮 答案:A

  4. 诗中“玄谈知理胜”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追求? A. 深奥的哲理 B. 简单的道理 C. 世俗的知识 D. 实用的技能 答案:A

  5. 诗中“仍闻得丹诀”暗示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A. 炼丹成仙 B. 世俗官职 C. 长生不老 D. 简朴生活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通过描绘赤壁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瓜洲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诗词对比:

  • 杨亿此诗与苏轼《赤壁赋》相比,都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但杨亿更侧重于宗教仪式和仙境的想象,而苏轼则更侧重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与王安石《泊船瓜洲》相比,杨亿此诗同样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喜爱和对世俗官职的淡漠,但杨亿更侧重于宗教仪式和仙境的想象,而王安石则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杨亿等多位宋代诗人的代表作品,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的生平与创作。
  • 《宋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杨亿此诗的艺术特点和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