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景德朝日三首 杨亿 〔宋代〕 楝齐良洁,有牲斯纯。大采玄冕,乃昭其文。王宫定位,粢盛苾芬。民事以化,盛德升闻。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古代朝日仪式的庄严与神圣。诗中提到“楝齐良洁”指的是楝木制作的祭器整齐洁净,“有牲斯纯”表示祭祀用的牲畜纯净无瑕。“大采玄冕”描绘了君王身着华丽的黑色礼帽,显示出其尊贵的地位。“王宫定位”意味着君王的宫殿位置固定,象征着国家的稳定。“粢盛苾芬”描述了祭品香气四溢,象征着对神明的虔诚。最后两句“民事以化,盛德升闻”表达了通过这样的仪式,民众的道德得以教化,君王的美德被广泛传颂。
注释:
- 楝齐良洁:楝木制作的祭器整齐洁净。
- 有牲斯纯:祭祀用的牲畜纯净无瑕。
- 大采玄冕:君王身着华丽的黑色礼帽。
- 王宫定位:君王的宫殿位置固定。
- 粢盛苾芬:祭品香气四溢。
- 民事以化:民众的道德得以教化。
- 盛德升闻:君王的美德被广泛传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是宋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多以描写宫廷生活和祭祀仪式为主,风格庄重典雅。这首诗描绘的是宋代朝日仪式的场景,反映了当时宫廷文化的特点。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描述宋代宫廷举行朝日仪式时的庄严场景,通过诗歌传达出对神明的敬仰和对君王美德的赞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庄重的意象,描绘了宋代朝日仪式的庄严与神圣。诗中“楝齐良洁”和“有牲斯纯”体现了仪式的洁净和神圣,而“大采玄冕”和“王宫定位”则突出了君王的尊贵和国家的稳定。最后两句“民事以化,盛德升闻”表达了通过这样的仪式,民众的道德得以教化,君王的美德被广泛传颂,体现了诗歌的教化功能和赞美君王的主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楝齐良洁”:楝木制作的祭器整齐洁净,象征着仪式的庄严和神圣。
- “有牲斯纯”:祭祀用的牲畜纯净无瑕,强调了祭祀的纯净和神圣。
- “大采玄冕”:君王身着华丽的黑色礼帽,显示出其尊贵的地位。
- “王宫定位”:君王的宫殿位置固定,象征着国家的稳定。
- “粢盛苾芬”:祭品香气四溢,象征着对神明的虔诚。
- “民事以化”:民众的道德得以教化,体现了诗歌的教化功能。
- “盛德升闻”:君王的美德被广泛传颂,赞美了君王的美德。
修辞手法:
- 比喻:“楝齐良洁”和“有牲斯纯”通过比喻手法,将祭器的洁净和牲畜的纯净比作神圣的象征。
- 拟人:“大采玄冕”和“王宫定位”通过拟人手法,赋予君王和宫殿以尊贵和稳定的特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楝齐良洁”与“有牲斯纯”,“大采玄冕”与“王宫定位”,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君王的美德和国家的稳定,通过描绘朝日仪式的庄严场景,传达出对神明的敬仰和对君王美德的赞颂,体现了诗歌的教化功能和赞美君王的主题。
意象分析:
- 楝木:象征着洁净和神圣。
- 牲畜:象征着纯净和神圣。
- 玄冕:象征着君王的尊贵和国家的稳定。
- 粢盛:象征着对神明的虔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楝齐良洁”指的是什么? A. 楝木制作的祭器整齐洁净 B. 楝木制作的家具整齐洁净 C. 楝木制作的武器整齐洁净
-
“大采玄冕”描绘了什么? A. 君王身着华丽的黑色礼帽 B. 君王身着华丽的红色礼帽 C. 君王身着华丽的白色礼帽
-
“民事以化”表达了什么? A. 民众的道德得以教化 B. 民众的道德得以提升 C. 民众的道德得以改变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杨亿的其他诗作,如《奉和御制重阳日即事》等,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特点。
诗词对比: 可以与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庄严的场景,但杜甫的诗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宋诗选注》、《杨亿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