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洞户飞甍接绮寮,一春幽恨寄兰苕。书题枉是藏三岁,壶矢谁同赛百娇。水国风霜凋社橘,仙山云雾隔江潮。东城剑骑何曾出,祇为离愁髀肉销。
白话文翻译
洞户的飞檐与绮丽的窗寮相连,整个春天都寄托着深沉的怨恨在兰苕上。书信虽然珍藏了三年,但谁能与我一同比赛百般娇媚?水乡的风霜使社橘凋零,仙山的云雾隔断了江潮。东城的剑骑何曾出征,只因为离愁使得大腿上的肉都消瘦了。
注释
- 洞户:指深邃的门户。
- 飞甍:飞檐,指屋檐上翘的部分。
- 绮寮:绮丽的窗寮。
- 兰苕:兰花,此处比喻美好的事物。
- 书题:书信的标题。
- 壶矢:古代的一种游戏,类似投壶。
- 水国:水乡,指江南地区。
- 社橘:社庙中的橘树。
- 仙山:传说中的仙人居所。
- 剑骑:骑马的武士。
- 髀肉销:大腿上的肉消瘦,比喻因忧愁而消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字大年,号东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或离乡背井时所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状的不满。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杨亿身处异乡,思念故土,同时感到仕途不顺,心情郁闷时所作。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深沉的幽恨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幽恨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首联“洞户飞甍接绮寮,一春幽恨寄兰苕”通过对洞户和兰苕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幽静而凄美的氛围,表达了诗人整个春天的幽恨。颔联“书题枉是藏三岁,壶矢谁同赛百娇”则通过书信和游戏的比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伴的情感。颈联“水国风霜凋社橘,仙山云雾隔江潮”通过对水国和仙山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状的不满。尾联“东城剑骑何曾出,祇为离愁髀肉销”则通过剑骑和髀肉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因离愁而消瘦的情感。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幽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典型的宋代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洞户飞甍接绮寮:洞户的飞檐与绮丽的窗寮相连,营造了一种幽静而美丽的环境。
- 一春幽恨寄兰苕:整个春天都寄托着深沉的怨恨在兰苕上,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幽恨。
- 书题枉是藏三岁:书信虽然珍藏了三年,但无人分享,表达了诗人的孤独。
- 壶矢谁同赛百娇:谁能与我一同比赛百般娇媚,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
- 水国风霜凋社橘:水乡的风霜使社橘凋零,象征着故乡的衰败。
- 仙山云雾隔江潮:仙山的云雾隔断了江潮,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东城剑骑何曾出:东城的剑骑何曾出征,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不满。
- 祇为离愁髀肉销:只因为离愁使得大腿上的肉都消瘦了,表达了诗人因离愁而消瘦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一春幽恨寄兰苕”中的“兰苕”比喻美好的事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幽恨。
- 拟人:如“水国风霜凋社橘”中的“风霜”拟人化,使社橘凋零,象征着故乡的衰败。
- 对仗:如“洞户飞甍接绮寮”与“一春幽恨寄兰苕”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内心的幽恨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比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伴、对现状不满以及因离愁而消瘦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洞户:深邃的门户,象征着幽静的环境。
- 兰苕:兰花,比喻美好的事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幽恨。
- 书题:书信的标题,象征着诗人的孤独。
- 壶矢:古代的游戏,象征着诗人的孤独无伴。
- 水国:水乡,象征着故乡。
- 社橘:社庙中的橘树,象征着故乡的衰败。
- 仙山:传说中的仙人居所,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剑骑:骑马的武士,象征着诗人对现状的不满。
- 髀肉销:大腿上的肉消瘦,象征着诗人因离愁而消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兰苕”比喻什么? A. 美好的事物 B. 幽静的环境 C. 孤独无伴 D. 故乡的衰败
-
诗中的“壶矢”是什么意思? A. 书信 B. 古代的游戏 C. 骑马的武士 D. 仙山
-
诗中的“髀肉销”象征什么? A. 诗人对现状的不满 B. 诗人因离愁而消瘦 C. 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D. 诗人内心的幽恨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状的不满。
- 王安石《泊船瓜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状的不满。
诗词对比:
- 杨亿《洞户》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状的不满,但杨亿的诗更加细腻,情感更加深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杨亿的诗作,对杨亿的生平和诗作有详细的介绍。
- 《宋诗鉴赏辞典》:对宋代诗人的诗作有详细的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