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河》
时间: 2025-01-11 05:09: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杨河下春水碧,白杨河边多估客。
东风二月柳条新,却念行人千里隔。
岸上居人才数家,茅茨深处见桃花。
小妇河边汲新水,老翁门外看雏鸦。
桑苗未青麦苗绿,牛羊散落村墟牧。
行客年年任往来,居人自住杨河曲。
白话文翻译:
白杨河下,春水碧绿;白杨河边,有许多商人。
东风吹来,二月的柳条发芽新绿,我却想念远方的行人,隔着千里。
岸上居住的人家屈指可数,茅草屋深处能见到桃花。
小妇人在河边汲水,老翁在门外看着雏鸦。
桑树苗尚未发青,麦苗已经绿了,牛羊散落在村庄和牧场中。
行客年年往来自如,居住的人却安稳地住在白杨河畔。
注释:
- 白杨河:指一条河流,春季水绿的景象。
- 估客:做小生意的人,商人。
- 东风、二月:春天的象征,代表温暖与生机。
- 行人千里隔: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 茅茨:草屋,农村常见的居住形式。
- 汲新水:取新鲜的水,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 雏鸦:刚出生的小鸭子,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 村墟牧:指村庄和放牧的地方。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其所描绘的春天景象和乡村生活反映了明代社会的自然风貌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诗中通过对春水、柳条、桃花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好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琏,明代诗人,生活在明朝中后期,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体现对自然与乡村生活的热爱。其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达对乡土的眷恋与思考。
创作背景:
诗作的创作背景可能源于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和对行人的思念,反映出他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诗歌鉴赏:
《白杨河》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场景勾勒出一幅春日的田园图。诗的开头两句直接描写了白杨河的春水与商人的往来,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人际的繁忙。接着转入对柳条、新行人的思念,情感上出现了细腻的转折,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的思恋与乡土的依恋。
在描写岸上的人们时,诗人以“小妇”和“老翁”作为切入点,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小妇汲水、老翁看雏鸦的画面充满温情,突显了生活的平淡与美好。最后两句通过桑苗、麦苗和牛羊的描写,描绘出丰收的希望与生机,展现了乡村的自然景象和生活的节奏。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情世态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厚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杨河下春水碧:描绘春天的白杨河水清澈碧绿,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白杨河边多估客:说明河边有来往的商人,暗示了生活的繁忙。
- 东风二月柳条新:春季的东风吹来,柳树新芽抽出,表现春天的气息。
- 却念行人千里隔:诗人因春色而思念远方的行人,表达了思乡的情感。
- 岸上居人才数家:描绘岸边的居住环境,体现乡村的宁静。
- 茅茨深处见桃花:茅草屋深处可以看到桃花,增添了春天的色彩。
- 小妇河边汲新水:小妇人汲水的日常生活,反映了乡村的平淡。
- 老翁门外看雏鸦:老人在门外看着小鸭子,展现生活的温馨。
- 桑苗未青麦苗绿:描述村庄田野的生长状态,体现生活的希望。
- 牛羊散落村墟牧:描绘牛羊在牧场游荡的图景,展现自然的和谐。
- 行客年年任往来:行人频繁往来,表现了流动的生活。
- 居人自住杨河曲:居住的人安稳地生活在河曲,表达了对乡村的归属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水碧”比喻春天的清澈和生机。
- 拟人:如“老翁门外看雏鸦”,赋予老翁观察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形成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乡村生活的赞美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日常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杨河:象征自然的生命力与宁静。
- 春水:代表生机与希望。
- 柳条:象征春天与生命的延续。
- 桃花:象征美好与爱情。
- 小妇、老翁:代表乡村生活中的普通人,展现生活的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河流名称是什么?
- A. 白杨河
- B. 桃花河
- C. 春水河
-
诗人对远方行人的情感是什么?
- A. 思念
- B. 忽视
- C. 愤怒
-
诗中描写的季节是哪个?
- A. 夏季
- B. 秋季
- C. 春季
答案:
- A. 白杨河
- A. 思念
- C. 春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晓》孟浩然
诗词对比:
- 《白杨河》与《春晓》:两首诗均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但《白杨河》侧重于乡村生活的细节,而《春晓》则表达了对春天的普遍感受。
- 《白杨河》与《静夜思》:前者关注乡村的日常与人际关系,后者则是对孤独与思乡的深切感悟,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