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菊对芙蓉(沙邑宰绾琴妓,用旧韵戏之)》
时间: 2025-01-11 05:42: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菊对芙蓉(沙邑宰绾琴妓,用旧韵戏之)
浅拂春山,慢横秋水,玉纤间理丝桐。
按清冷繁露,淡伫悲风。
素弦瑶轸调新韵,颤翠翘金簇芙蓉。
叠蠲重锁,轻挑慢摘,特地情浓。
泛商刻羽无穷。似和鸣鸾凤,律应雌雄。
问高山流水,此意谁同。
个中只许知音听,有茂陵车马雍容。
画帘人静,琴心三叠,时倒金钟。
白话文翻译:
轻轻拂过春山,缓缓横跨秋水,像玉手在理顺丝弦。
轻按着清冷的露珠,淡淡地停留在悲风之中。
洁白的琴弦和瑶琴调出新的韵律,轻颤着翠绿的芙蓉金簇。
叠起重重的锁,轻轻挑起,慢慢摘下,情意格外浓厚。
泛起商音,刻出的羽声无穷无尽。就像鸣叫的鸾凤,律动着雌雄音律。
问高山流水,这种情意有谁能同感?
唯有知音才能倾听,那里有茂陵的车马雍容。
画帘后人静悄悄,琴心三叠,时而倒影金钟。
注释:
- 玉纤:指琴弦,形容细腻如玉。
- 桐:指古琴的材料。
- 素弦瑶轸:洁白的琴弦,瑶琴的轸(琴身上用来固定弦的部分)。
- 颤翠翘金:形容芙蓉花的娇嫩与色彩。
- 高山流水:典故,指知音难觅,出自“高山流水觅知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清夫,宋代诗人,以温文尔雅、词藻华丽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美和人间情感,风格细腻,极具音乐感。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与琴妓的互动中创作的,传达了对音乐与情感深切的理解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与歌妓之间的微妙关系。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音乐为主题,通过描绘琴声与自然景象的结合,表达了诗人与琴妓之间的情感交流。开篇以“浅拂春山,慢横秋水”描绘了春秋之交的美景,给人一种轻柔的感觉。接着“素弦瑶轸调新韵”,音乐的美感跃然纸上,仿佛能听见琴声在空气中流淌。诗中提到的“叠蠲重锁,轻挑慢摘”,不仅描写了琴声的婉转悠扬,也暗示了情感的复杂与深厚。
“问高山流水,此意谁同”,这里引入了著名的典故,表达了知音难觅的遗憾,同时也凸显了对高雅音乐的追求。最后几句“画帘人静,琴心三叠,时倒金钟”则将整个场景推向高潮,宁静中流露出音乐的力量和情感的交融。
全诗构思巧妙,意象丰富,既有自然之美,又有音乐之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艺术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浅拂春山,慢横秋水:描绘春山与秋水的柔和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宁静的氛围。
- 玉纤间理丝桐:表现了抚琴时的细腻动作,体现出诗人对音乐的热爱。
- 按清冷繁露,淡伫悲风:借露珠与风表达内心的忧伤与孤独。
- 素弦瑶轸调新韵:展现了琴声的新鲜感与和谐美。
- 叠蠲重锁,轻挑慢摘:借琴声的演奏比喻人情的细腻与复杂。
- 泛商刻羽无穷:表现音乐的悠扬与无尽。
- 似和鸣鸾凤,律应雌雄:暗示着音乐的和谐与对称,音乐如同男女之间的对话。
- 问高山流水,此意谁同:引入高山流水,表达对知音的渴求。
- 个中只许知音听,有茂陵车马雍容:强调知音难得与优雅生活的结合。
- 画帘人静,琴心三叠,时倒金钟:描绘琴声的韵律与静谧的环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琴声比作自然景象,增强诗的音乐感。
- 拟人:赋予琴声情感,使其更具感染力。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音乐的热爱和对情感的追求,同时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孤独与知音的珍贵,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山:象征生机与希望。
- 秋水:代表宁静与沉思。
- 琴弦:象征艺术与情感的表达。
- 芙蓉:象征美丽与柔情。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为读者提供了多重的文化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高山流水”指的是什么? A. 知音难觅
B. 高山与流水
C. 诗人心情 -
“轻挑慢摘”主要描绘的是哪种场景? A. 采花
B. 演奏琴音
C. 远足 -
本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悲伤
B. 喜悦
C. 孤独与渴望
答案:1.A 2.B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象,但更侧重于社会动荡中的个人感受。
- 李白的《静夜思》: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与刘清夫的作品相比,李白的诗更加直接和简洁。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