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

时间: 2025-02-04 15:38:50

懒向东风更乞妍,离披生意转悠然。

古墙卧藓画三面,秃干著花春半边。

垂老子山休作赋,出关宣武合知怜。

漫言臃肿无姿态,桃李何曾到百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树
马朴臣 〔清代〕

懒向东风更乞妍,
离披生意转悠然。
古墙卧藓画三面,
秃干著花春半边。
垂老子山休作赋,
出关宣武合知怜。
漫言臃肿无姿态,
桃李何曾到百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老树对春天的懒散态度,不再向东风乞求花朵的美丽,随着生意的变化而悠然自得。古老的墙上生满了青苔,像是画了一幅画,而光秃的树干上开着花,春天的美丽只在树的一半。老了的我不再写诗,出山时却希望有人能理解我的心情。人们常说我臃肿、没有姿态,但桃树和李树又有几棵能活到百年呢?

注释:

  • 懒向:懒得去向。
  • 乞妍:乞求美丽。
  • 离披:指散发、披散的样子。
  • 卧藓:长满青苔的样子,通常指植物。
  • 秃干:树干光秃,无叶。
  • 垂老:年纪大了。
  • :写诗。
  • 宣武:指的是宣扬武德,象征着威望与感情。
  • 臃肿:形容身躯肥大,或沉重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马朴臣,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马朴臣的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观察与个人的感悟,反映出对生命流逝的思考和对老年的接受。

诗歌鉴赏:

这首《老树》给人一种深沉而宁静的感受,诗人通过描绘一棵老树的状态,反映了他内心的情感。开篇“懒向东风更乞妍”,表现出一种对美的无奈与放弃,仿佛在说老去之后的无力感。接下来的描写,古墙上青苔的生长与树干上花朵的开放,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虽然树已经老去,但生命依然在某种形式上延续着。

“垂老子山休作赋”,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释然,诗人不再强求自己去创作,只想安静地享受生活的每一刻。而“桃李何曾到百年”,则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虽然桃李繁盛,但又有多少能够活到百年呢?整首诗通过老树的形象,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既有对自然的敬畏,又有对人生的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开头两句表现了老树对春天的态度,懒散而不再渴求美丽的花朵。
    • 中间几句通过对古墙和老树的描绘,展现了岁月的痕迹与生命的延续。
    • 最后两句则是对生命的思考,强调了生长与衰老之间的平衡。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老树比作年老的诗人,传达出生命的无常。
    • 拟人:老树被赋予了思考和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严谨,形成了音韵的和谐。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老树的形象,探讨了生命的短暂、老去的无奈与对自然的感悟,表现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老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坚韧。
  • 东风:代表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青苔:象征着时间的沉淀与生命的延续。
  • 桃李:寓意着繁盛与短暂,反映了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懒向东风更乞妍”是什么意思?

    • A. 诗人觉得春天的花很美
    • B. 诗人不再渴求春天的美丽
    • C. 诗人喜欢春天的风
  2. 诗中提到“桃李何曾到百年”,是想表达什么?

    • A. 桃李树很少活到百年
    • B. 桃李树的花很美
    • C. 桃李树是常青树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题临安邱司马舍》 林升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更多的是对故乡的眷恋,而马朴臣的《老树》则是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悟,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