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丹阳泉
作者: 林景熙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扬子江中左奭右斗夜月,慧山亭上漱朝烟。
遥看丹气霏微裹,二十泉中第四泉。
白话文翻译:
在扬子江上,夜晚的月光照耀着左右争斗的波浪,
在慧山亭上,我漱口洗去清晨的烟雾。
远远望去,丹色的云气轻轻环绕,
在二十泉中,第四泉最为动人。
注释:
- 扬子江:长江的别称,流经多个省份,风景如画。
- 左奭右斗:形容波浪的起伏与碰撞,生动描绘了江面的动态。
- 慧山亭:指的是位于慧山的亭子,风景优美,是观景之地。
- 漱:洗口,清洁口腔。
- 丹气:指红色的云气,象征美丽的自然景观。
- 霏微:形容云气轻柔细腻。
- 二十泉:指的是二十泉的群泉,第四泉尤为出色。
典故解析:
- 扬子江:历史悠久,许多文人墨客曾在此吟咏,象征着南方水乡的秀美。
- 慧山:与佛教相关,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常被文人用作寄情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景熙,宋代诗人,生于政治动荡时期,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游览扬子江和慧山亭时,意在表现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
诗歌鉴赏:
《丹阳泉》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扬子江的夜景及慧山的晨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诗的开头通过“左奭右斗”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江水的波动,营造出一种动态的美感。接着在慧山亭上,诗人用“漱朝烟”这一细腻的动作,表现了晨雾的清新与宁静,体现出一种淡淡的诗意。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远远望去的丹气,强调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神秘,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最后提到“二十泉中第四泉”,不仅是对泉水的赞美,更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视。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扬子江中左奭右斗夜月”:描绘了扬子江夜晚波涛翻滚的景象,表现了自然的力量。
- “慧山亭上漱朝烟”:表现了诗人在晨雾中洗漱的动作,暗示清晨的清新与宁静。
- “遥看丹气霏微裹”:通过远望的角度,表达了诗人对美丽景象的赞美。
- “二十泉中第四泉”:以泉水作为意象,强调了特定的美,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左奭右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使其更具亲和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象征着生命与流动,代表了时间的流逝。
- 月亮:常常象征着孤独和思念,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晨雾:象征着清新与希望,表现了新一天的开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扬子江中左奭右斗夜月” 描述了什么景象?
- A. 江水的平静
- B. 江水的波动
- C. 江水的干涸
- 答案:B
-
“慧山亭上漱朝烟”中的“漱”指的是什么?
- A. 吃东西
- B. 洗口
- C. 看风景
-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二十泉”指的是?
- A. 二十个泉水
- B. 一种特定的泉水
- C. 一个地方的名字
-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多地融入了历史的感慨。
- 《庐山谣》: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