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目送残春。恹恹离思,说与何人。一径新篁,半畦芳草,绿到柴门。阑干掐遍愁痕。听杜宇声声断魂。锦样笺裁,云般墨泼,难遣晨昏。
白话文翻译:
我目送着残春的离去,心中满是忧愁思念,却不知道该向谁倾诉。在一条小路上,新生的竹子挺拔而立,半畦芳草生机盎然,绿意映到我的柴门前。栏杆上愁苦的痕迹被我一一抚摸,耳边传来杜鹃的鸣叫,仿佛在断魂。精美的纸张被我裁成锦样,墨水如云般洒落,却难以驱散我心中的晨昏愁苦。
注释:
- 恹恹:形容疲倦、无力的样子,常用来描绘心情的沉重。
- 新篁:新生的竹子,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芳草:指美丽的草地,象征着春天与生机。
- 阑干:指栏杆,通常用来支撑或装饰。
- 杜宇:杜鹃鸟,常被视为悲哀的象征,鸣叫声令人感伤。
- 锦样笺裁:指用精美的纸张裁剪成锦字样,象征着书写与表达。
- 云般墨泼:形容墨水洒落如云,表达书写的情感和自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玉珍,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风格细腻,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诗人因春天的离去而感到忧伤,借助自然景物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寄托了对离别与思念的情感。
诗歌鉴赏:
《柳梢青》是一首表达离愁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出一种惆怅的美感。诗的开头“目送残春”,用直白的语言传达出春天即将结束的无奈与悲伤。接着,诗人描绘了一条小路上新生的竹子和芳草,充满生机的描写与愁苦的心情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无奈。
“阑干掐遍愁痕”,一方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对往昔的回忆。杜鹃的鸣叫声,常被视为悲伤的象征,诗人在此刻的听觉体验中感受到深深的孤独与惋惜。结尾部分的“锦样笺裁,云般墨泼”,则表现出诗人试图通过书写来表达心中的情感,却发现无论如何也难以摆脱内心的忧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离去引发的伤感与思念,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典雅的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目送残春:目送春天的离去,传达出诗人对春天的依恋与失落。
- 恹恹离思,说与何人:心中充满离愁,却无处倾诉,显得孤独无助。
- 一径新篁,半畦芳草,绿到柴门:描绘春天的美景,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伤感形成对比。
- 阑干掐遍愁痕:栏杆上满是愁苦的痕迹,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思念。
- 听杜宇声声断魂:杜鹃的声音如同在断魂,增强了离愁的氛围。
- 锦样笺裁,云般墨泼,难遣晨昏:书写的努力无法改变内心的愁苦,表现出无力感与悲伤。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新篁”与“芳草”,形成和谐的音韵。
- 比喻:将墨水比作云,表现出书写的灵动与情感的复杂。
- 拟人:杜鹃的鸣叫仿佛在诉说诗人的心声,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中心思想围绕着离别与思念,展示了诗人在春天即将结束之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愁苦,反映出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代表美好时光的流失。
- 竹:象征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 草:象征春天的繁荣与美丽。
- 杜鹃:象征离愁与悲伤。
- 墨:象征书写与表达,但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心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杜宇”指的是哪种鸟?
- A. 燕子
- B. 燕鸥
- C. 杜鹃
- D. 鹦鹉
-
“一径新篁,半畦芳草”中的“新篁”指的是什么?
- A. 新生的竹子
- B. 新种的花草
- C. 新买的家具
- D. 新的道路
-
整首诗传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喜悦
- B. 离愁
- C. 愤怒
- D. 轻松
答案:
- C. 杜鹃
- A. 新生的竹子
- B. 离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亲人的思念,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则通过夜景表现离别的悲伤。两者在情感基调上与《柳梢青》有相似之处,但各自的意象与表达方式却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