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 其四 香篆》

时间: 2025-01-11 11:14:21

帘栊深悄。

宝麝沉烟袅。

一缕情丝罗带绕。

绾就同心字好。

寸灰偏惹离痕。

等闲莫误浮云。

偷袭韩郎肺腑,悠然沁澈骚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柳梢青 其四 香篆 作者: 吴湖帆 〔清代〕

帘栊深悄。宝麝沉烟袅。一缕情丝罗带绕。绾就同心字好。寸灰偏惹离痕。等闲莫误浮云。偷袭韩郎肺腑,悠然沁澈骚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场景,窗帘深深地垂下,宝贵的麝香在空气中缭绕。一缕情丝如同罗带一般缠绕在一起,编织出同心的美好。可惜的是,微小的灰烬却惹起了离别的痕迹,轻易地不要把浮云的瞬间误解了。悄然袭来的是韩郎的肺腑之言,悠然地沁入了我的心灵,留下了缠绵的情愫。

注释:

  • 帘栊:窗帘,指一种装饰性窗帘。
  • 宝麝:珍贵的麝香,常用作香料。
  • 情丝:指情感的丝线,象征着微妙的情感联系。
  • 同心字:指象征团结和爱情的符号。
  • 寸灰:指微小的灰烬,象征着细微的离别痕迹。
  • 浮云:比喻瞬息万变的事物或情感。
  • 韩郎:指古代诗词中的男性情人,可能指李白或其他文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湖帆(1894-1968),字仲华,号惕庵,江苏常州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擅长山水、花鸟,兼工诗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迁,诗人借助传统的诗词形式表达对爱情和情感的思考,反映了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追求纯真情感的渴望。

诗歌鉴赏:

《柳梢青 其四 香篆》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既描绘了细腻的爱情,又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的开头“帘栊深悄”,给人以静谧的感觉,仿佛带我们进入一个安静的空间,诗人用“宝麝沉烟袅”描绘出一种如梦似幻的氛围,香气在空气中缭绕,给人一种迷醉的感觉。

紧接着的“一缕情丝罗带绕”将情感具体化,情丝如同罗带,缠绕在一起,象征着爱情的紧密联系。然而,诗人又提到“寸灰偏惹离痕”,在美好的情感中渗透着淡淡的忧伤,似乎暗示着爱情中难免的离别。

“等闲莫误浮云”则表达了对瞬息万变的感慨,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时光,不要让浮云的变化影响了内心的宁静。最后一句“偷袭韩郎肺腑,悠然沁澈骚魂”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像是从心灵深处涌出的情感,带着对爱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感悟。

整首诗运用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爱情的复杂性和人生的无常,既有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又有对离别的忧虑,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帘栊深悄”:描述环境的幽静,营造出一种私密的氛围。
  2. “宝麝沉烟袅”:用香气的缭绕来传达情感的缠绵。
  3. “一缕情丝罗带绕”:情感如丝带缠绕,说明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4. “绾就同心字好”:象征着恋人之间的心意相通。
  5. “寸灰偏惹离痕”:微小的灰烬象征着离别的痕迹,暗含忧伤。
  6. “等闲莫误浮云”:警示人们珍惜眼前,勿轻易放过。
  7. “偷袭韩郎肺腑”:表达对爱人真情的深刻感受。
  8. “悠然沁澈骚魂”:情感的流露如泉水般清澈,传达出内心的宁静与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比作“情丝”,生动形象。
  • 拟人:用“偷袭”形容情感的突袭,赋予情感以生命。
  • 对仗:全诗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爱情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表达了在纷繁的世界中对真挚情感的珍视与追求。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爱情的美好与无常,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情感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帘栊:象征着私密和内心的空间。
  • 宝麝:代表着珍贵和独特的情感。
  • 情丝:象征着复杂的情感关系。
  • 同心字:象征团结和永恒的爱情。
  • 寸灰:小而重要的细节,象征着离别的苦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宝麝”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珍贵的香料
    C. 一种乐器
    D. 一种饮品

  2. “寸灰偏惹离痕”意指什么? A. 离别的痛苦
    B. 幸福的记忆
    C. 甜蜜的约定
    D. 无忧的生活

  3. 诗中的“韩郎”可能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维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柳梢青 其四 香篆》与李白的《月夜忆舍弟》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两者都展现了对亲情或爱情的思考,但吴湖帆的作品更多地体现了对爱情美好与忧伤的交织,而李白的诗则更倾向于思乡之情。两者在意象的运用上也各有特色,前者细腻入微,后者则奔放豪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精选》
  • 《吴湖帆传》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