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

时间: 2025-01-11 09:02:16

雨洗清秋,远山浮翠,天淡云闲。

柳岸无人。

绿阴到地,蝉韵新翻。

玄裳浥露初乾。

抵多少、啼痕酒痕。

凭袖香留,江蓠梦绕,谁与思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柳梢青
雨洗清秋,远山浮翠,天淡云闲。
柳岸无人,绿阴到地,蝉韵新翻。
玄裳浥露初乾,抵多少啼痕酒痕。
凭袖香留,江蓠梦绕,谁与思存。

白话文翻译:

在清秋的雨水洗涤下,远处的山峦显得青翠欲滴,天空淡蓝,云朵悠闲自得。柳岸上没有行人,绿荫延伸到地面,蝉鸣声声,仿佛刚刚翻新。那轻薄的衣裳沾湿了露水刚刚干透,留下多少泪痕和酒痕。依靠着袖子,香气飘散,江边的梦境萦绕,究竟有谁能与我一同思念呢?

注释:

  • 雨洗清秋:形容秋天的雨水洗净一切,空气清新。
  • 远山浮翠:远处的山显得绿意盎然。
  • 天淡云闲:天空显得清淡,云朵悠然自得。
  • 柳岸无人:柳树边没有人影,显得宁静。
  • 绿阴到地:柳树投下的绿荫延伸到地面。
  • 蝉韵新翻:蝉鸣声声,仿佛刚刚翻新,表达生机勃勃的气息。
  • 玄裳浥露初乾:轻薄的衣裳沾湿了露水,刚刚干透。
  • 啼痕酒痕:泪痕与酒痕,暗示酒后之愁与泪。
  • 凭袖香留:依靠衣袖,香气四溢。
  • 江蓠梦绕:江边的梦境缠绵萦绕。
  • 谁与思存:问谁能与我一起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启勋,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清新的意境著称。其作品常常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态,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柳梢青》创作于清代的秋季,正值诗人心境沉静,面对自然的美景,抒发了个人的思绪与感慨。诗中描绘的宁静秋日,与诗人内心的孤寂形成对比,展现了对往事的追忆与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柳梢青》以清新自然的景象为背景,展现了一幅秋日的静谧图画。诗的开头以“雨洗清秋”引入,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仿佛置身于雨后的秋天,空气中弥漫着湿润与清新的气息。接着,诗人描绘了远山的青翠与天空的淡蓝,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闲的氛围。

“柳岸无人”一句,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静谧,似乎在传达一种孤独之感。绿阴的延伸与蝉鸣的声响,既表现了自然的生机,也映衬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索。诗中“玄裳浥露初乾”句,细腻地描绘了诗人的衣裳被露水打湿后,刚刚干透的状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沉淀。

“抵多少啼痕酒痕”一联,情感愈发深沉,泪痕与酒痕的并列,暗示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惆怅。最后两句“凭袖香留,江蓠梦绕,谁与思存”,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往事的感慨。整首诗运用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秋日景色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洗清秋:通过自然现象描绘秋天的清新。
  • 远山浮翠:表达自然的美丽与生机。
  • 天淡云闲:营造出悠闲的气氛。
  • 柳岸无人:引入孤独的情感。
  • 绿阴到地:描写自然景象,增加情感层次。
  • 蝉韵新翻:象征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 玄裳浥露初乾:细腻描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 抵多少啼痕酒痕:表达内心的惆怅与思念。
  • 凭袖香留:象征记忆的缠绵与持久。
  • 江蓠梦绕:暗示思念的无尽。
  • 谁与思存:引发对友人的渴望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内心的情感。
  • 拟人:将自然元素赋予人类情感。
  • 对仗:增强诗的节奏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秋天的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对往事的追忆和对友人的思念。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洗涤与新的开始。
  • 远山:代表人生的追求与理想。
  • :象征柔情与思念。
  • :象征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 玄裳:代表诗人自身,暗示对往事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柳岸无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热闹
    • B. 孤独
    • C. 快乐
  2. “绿阴到地”中的“绿阴”指的是什么?

    • A. 柳树的阴影
    • B. 绿草
    • C. 山影
  3. 诗中提到的“啼痕酒痕”暗示了什么?

    • A. 快乐时光
    • B. 悲伤与思念
    • C. 旅行的经历

答案:

  1. B. 孤独
  2. A. 柳树的阴影
  3. B. 悲伤与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秋夕》杜牧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但侧重于夜晚的宁静与孤独。
  • 《秋夕》:描绘秋天的景象与思念,情感上与《柳梢青》有相似之处,但更直接。

参考资料:

  • 《清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梁启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