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晨起
作者: 曹松
晓色教不睡,卷帘清气中。
林残数枝月,发冷一梳风。
并鸟含钟语,欹荷隔雾空。
莫疑营白日,道路本无穷。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曙光让我无法再睡,拉开帘子,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
树木在晨光中显得零散,月亮依稀挂在几根枝头,微风带着一丝寒意。
鸟儿在枝头低语,荷花被薄雾遮挡,显得格外空灵。
不要怀疑白天的到来,前方的道路是无尽的。
注释
- 晓色:清晨的光色,指曙光。
- 卷帘:拉开窗帘,显示出外面的情景。
- 林残:树木在晨光中显得稀疏。
- 数枝月:几根树枝上挂着残月。
- 发冷:带来一丝寒意。
- 并鸟:鸟儿们一起鸣叫。
- 含钟语:鸟儿的叫声如同钟声,带有韵律感。
- 欹荷:倾斜的荷花。
- 隔雾空:薄雾中显得空旷。
- 莫疑营白日:不要怀疑白天的到来。
- 道路本无穷:前方的旅途是无尽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松,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晨,正值作者醒来之际,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美好,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晨起》是一首描绘清晨景象的诗,展现了自然的清新和生命的活力。诗人在清晨醒来,看到外面的景象,感受到晨风的凉爽,心中涌起对新一天的期待。诗的开头“晓色教不睡”,让人感受到晨光的温柔与催促,仿佛在告诉我们,不要沉迷于梦境,要迎接新的一天。接着,诗人描绘了树木与残月的景象,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淡雅。最后两句“莫疑营白日,道路本无穷”,既表达了对未来的乐观,也蕴含着人生的哲理,鼓励人们勇敢地迈向前方,探索无尽的可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晓色教不睡:早晨的光彩唤醒了我,让我无法继续沉睡。
- 卷帘清气中:拉开窗帘,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
- 林残数枝月:树木在晨光中显得稀疏,几根枝头上依稀可见月亮。
- 发冷一梳风:微风吹来,带着一丝寒意,仿佛轻轻梳理着。
- 并鸟含钟语:鸟儿们在一起低语,似乎在说着动听的钟声。
- 欹荷隔雾空:倾斜的荷花被薄雾遮挡,显得格外空灵。
- 莫疑营白日:不要怀疑白天的到来。
- 道路本无穷:前方的道路是无尽的,象征着人生的无限可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鸟鸣比作钟声,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描绘自然景象,赋予其情感,如“鸟含钟语”让人感受到鸟儿的灵动。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象,表达了对新一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晨光: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 清风:代表着自然的清新与生命的活力。
- 鸟鸣:象征着生命的欢快与自由。
- 荷花:传统文化中象征着纯洁与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晓色教不睡”的意思是什么?
- A. 晚上的光
- B. 清晨的光彩
- C. 中午的阳光
- 答案:B
-
“并鸟含钟语”中的“钟语”比喻了什么?
- A. 鸟儿的鸣叫
- B. 钟声的响亮
- C. 人的对话
- 答案:A
-
诗的最后一句“道路本无穷”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绝望
- B. 希望
- C. 疲惫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 《春晓》 by 孟浩然
诗词对比:
- 曹松的《晨起》与张元干的《春日忆李白》均描绘了晨间的自然景象,但前者侧重于清新的气息和生机,后者则更加强调对故人的思念与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