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言事》

时间: 2025-02-04 15:32:10

岚霭润窗棂,吟诗得冷症。

教餐有效药,多愧独行僧。

云湿煎茶火,冰封汲井绳。

片扉深著掩,经国自无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岚霭润窗棂,吟诗得冷症。
教餐有效药,多愧独行僧。
云湿煎茶火,冰封汲井绳。
片扉深著掩,经国自无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隐士的生活情景。窗棂外的雾气滋润着,吟诵诗句却感到一阵寒冷。虽然有药方教导,却不得不感叹自己像个独行的僧人。云雾潮湿,煮茶的火焰被浸湿,井水也因冰封而无法汲取。那扇小门紧紧关着,感到自己对国家事务毫无所能。

注释

  • 岚霭:山间的雾气或薄雾。
  • 吟诗得冷症:吟诵诗句却感到寒冷。
  • 教餐有效药:得到教导后,能够用来治疗的药方。
  • 多愧独行僧:自感羞愧,像孤独的僧人一样。
  • 云湿煎茶火:云雾造成煮茶的火焰受影响。
  • 冰封汲井绳:井绳被冰封住,无法汲水。
  • 片扉深著掩:小门紧闭,隐蔽深藏。
  • 经国自无能:对国家大事感到无能为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松,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作品以清新自然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思考,具有较强的个性与独立精神。

创作背景

《山中言事》创作于隐居生活的时期,反映了作者对山野生活的淡泊与清新,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的无奈与思考。

诗歌鉴赏

《山中言事》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隐士在山中生活的清幽和孤独。诗的开头描绘了岚霭弥漫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诗人通过“吟诗得冷症”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对内心情感的感知。接着,诗人表达了对独行僧人身份的自省,暗示着在孤独中寻求内心的解脱,但又因缺乏交流而倍感羞愧。

后两联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的感受,云雾湿润了煮茶的火焰,冰封的井绳使得生活变得更加艰难,象征着与外界的隔绝。最后一句“经国自无能”则是对自身能力的无奈和对社会事务的漠然,反映出诗人对世事的无能为力和对自我价值的质疑。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人生的思考,表现了隐士生活的哲学思考,具有深刻的意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岚霭润窗棂:窗外的雾气滋润了窗框,暗示着自然的生机。
  • 吟诗得冷症:吟诵诗句带来了寒意,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清冷。
  • 教餐有效药:虽然有知识和方法,但在独处中难以自救。
  • 多愧独行僧:感到羞愧,自己如同孤僧般无所作为。
  • 云湿煎茶火:云雾潮湿到影响了生活的基本需求,如煮茶。
  • 冰封汲井绳:井水因冰封而无法取得,象征着生活的困难。
  • 片扉深著掩:小门紧闭,象征着与外界的隔绝。
  • 经国自无能:对国家事务感到无力,反映出对社会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冷症”比喻内心的孤独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的情感。
  • 对仗:如“教餐有效药,多愧独行僧”形成对照,增强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隐士在山中生活的孤独、对自我和社会的思考,以及无奈的情感,揭示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岚霭:象征自然的柔和与神秘。
  • 窗棂:代表隐士的生活空间与内心世界。
  • 茶火:象征生活的温暖与日常。
  • 井绳:代表获取生活资源的困难。
  • 片扉:象征与外界的隔绝与内心的封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岚霭润窗棂”表达了什么意象? A. 窗户的湿润
    B. 自然的生机
    C. 诗人的孤独

  2. 诗中“冰封汲井绳”象征着什么? A. 生活的便利
    B. 生活的困难
    C. 社会的繁荣

  3. “经国自无能”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事务的态度是什么? A. 感到自豪
    B. 无能为力
    C. 积极参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王维《山居秋暝》曹松《山中言事》都表达了对山中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强调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宁静,而曹松则更聚焦于隐士的内心世界和对世事的无奈,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的生活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