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台杂兴七首 其六》
时间: 2025-01-26 06:07: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经相继读南华,
谁似清林处士家。
庭外雨晴喧鸟市,
檐前日暖散蜂衙。
菊含霜气秋香烈,
蔗酿寒浆晚节嘉。
且幸海门波不动,
居闲随分足生涯。
白话文翻译:
我连续读了《南华经》,
谁能比得上那位隐居于清林的高士呢?
庭外雨后初晴,鸟鸣传来热闹的市场声,
檐前阳光明媚,蜜蜂在花间飞舞。
菊花散发着霜气,秋天的香气愈加浓烈,
甘蔗酿的寒凉饮品,令人感到晚年的悠然自得。
幸好海门的波浪不再起伏,
我可以安闲地过着随心所欲的生活。
注释:
- 南华:指《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作者为庄子,内容探讨道理与人生。
- 清林处士:指隐居在清幽森林中的士人,象征高洁的隐逸生活。
- 喧鸟市:形容鸟鸣声与市场的喧闹,描绘生活的热闹景象。
- 蜂衙:指蜜蜂在花间忙碌的情景,象征自然的生机。
- 菊含霜气:指菊花在霜冻后仍然盛开的状态,象征坚韧和秋意。
- 寒浆:指用甘蔗酿造的清凉饮品。
- 海门:可能指海边的某个地方,象征宁静的生活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邢宥(公元1554年—1620年),字子重,号澄江,明代人,著名诗人、书法家,生活在明朝中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琼台杂兴》是邢宥在隐居生活中所作,反映了他追求清静、淡泊名利的心境。此诗写于一个闲适的秋日,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开篇两句通过对庄子《南华经》的阅读,表达了对清林处士生活的向往,显示出诗人对道家思想的认同。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庭外雨后晴朗的生机与活力,鸟鸣和蜜蜂的忙碌都渗透出一种生活的气息。
接着,诗人通过菊花与甘蔗的描写,传达了秋意浓烈和晚年生活的淡雅,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最后,诗人以“且幸海门波不动”来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安闲,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在整首诗中,邢宥通过细腻的意象与自然的描绘,展现了他独特的生活态度,强调了人对于自然与内心宁静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经相继读南华:表达了诗人不断阅读庄子的《南华经》,显示出对道理的追求。
- 谁似清林处士家:引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清林象征着高洁与孤独。
- 庭外雨晴喧鸟市:描绘了雨过天晴后,庭外的热闹景象。
- 檐前日暖散蜂衙:表现出温暖的阳光下,蜜蜂在花间忙碌的情景。
- 菊含霜气秋香烈:菊花在秋霜中盛开,象征着坚韧与秋天的气息。
- 蔗酿寒浆晚节嘉:描写了甘蔗酿的清凉饮品,传达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
- 且幸海门波不动:以海门的宁静象征内心的安宁。
- 居闲随分足生涯:表达了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显示了一种知足常乐的心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雨晴”“日暖”,通过对称的结构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清林”“菊花”“寒浆”,通过自然意象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与思想。
- 拟人:如“喧鸟市”,赋予鸟类以人的特征,增强了生活的气息。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生活的满足,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南华:象征着道家思想与哲理的追求。
- 清林处士:代表隐逸生活与高洁品格。
- 鸟市:象征着生活的热闹与生机。
- 菊花:象征坚韧与秋天的高雅。
- 寒浆:象征着清凉与悠闲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南华”指的是哪个经典?
- A. 《道德经》
- B. 《南华经》
- C. 《诗经》
-
诗中“菊含霜气”描绘了什么样的意境?
- A. 春天的生机
- B. 秋天的凋零
- C. 秋天的坚韧
-
诗中的“海门波不动”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内心的动荡
- B. 心境的安宁
- C. 对生活的烦恼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秋夕》:杜牧
诗词对比:
- 邢宥与陶渊明的作品均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邢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生活的安定,而陶渊明则更加强调对田园生活的理想化,两者都有着共同的超然境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