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村晚泊》

时间: 2025-01-11 10:05:36

向晚湖村路,炊烟蔽野青。

乱山沈暝色,孤雁没沙汀。

水阔云低屋,风高浪扑星。

幽人垂钓处,早已闭柴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向晚湖村路,炊烟蔽野青。
乱山沈暝色,孤雁没沙汀。
水阔云低屋,风高浪扑星。
幽人垂钓处,早已闭柴扃。

白话文翻译:

在黄昏时分,湖边村庄的小路上,炊烟弥漫遮蔽了青翠的野外。远处的山峦在夜色中沉沉而下,孤独的雁群飞向沙洲消失不见。水面广阔,云层低低地压着房屋,风势高涨,浪涛拍打着星空。幽静的钓鱼人早已关上了柴门。

注释:

  • 向晚:指黄昏时分。
  • 炊烟:指村民做饭时冒出的烟。
  • :遮蔽。
  • 野青:指青翠的野外。
  • 乱山:多重山峦。
  • 沈暝色:指夜色渐深的样子。
  • 孤雁:孤独的雁。
  • 没沙汀:消失在沙洲上。
  • 水阔:水面宽广。
  • 云低:云层低垂。
  • 风高浪扑星:大风吹起波浪,波浪拍打着星空。
  • 幽人:指在幽静处垂钓的人。
  • 垂钓处:钓鱼的地方。
  • 早已闭柴扃:早已关上了柴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浩,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湖边村庄的宁静景象,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珍视。

诗歌鉴赏:

《湖村晚泊》是一首描绘黄昏时分湖边村庄景象的诗,展现了宁静、和谐的自然风光。诗的开头“向晚湖村路,炊烟蔽野青”便通过“炊烟”这一意象,传达出村庄生活的温馨和恬静。霭霭炊烟与青翠的野外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美丽的乡村画面,令人心生向往。

接下来的“乱山沈暝色,孤雁没沙汀”,则在宁静的氛围中带出了一丝孤寂。夜色渐沉,孤雁飞向沙洲,诗人在此通过孤雁的意象,暗示了生命的孤独与无常。接着“水阔云低屋,风高浪扑星”一联,描绘了湖水的宽广和天际的低云,气势磅礴,给人以开阔之感,然而风高浪急,又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与变化。

最后一联“幽人垂钓处,早已闭柴扃”,则将视角转向幽静的钓鱼人,表明他已结束一天的劳作,回归宁静。这种归隐于自然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理想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在描写中融入了情感,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向晚湖村路: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湖边小路,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2. 炊烟蔽野青:炊烟缭绕,覆盖了青翠的野外,展现了村庄的温暖与生活气息。
  3. 乱山沈暝色:远山在夜色中逐渐沉没,表现出夕阳西下的意境。
  4. 孤雁没沙汀:孤独的雁群飞去,给人一种孤寂感。
  5. 水阔云低屋:水面宽广,云层低垂,营造出一种开阔而略显沉重的氛围。
  6. 风高浪扑星:风势强劲,浪涛拍打着星空,显示出自然的力量。
  7. 幽人垂钓处:描写了一个宁静的钓鱼人,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
  8. 早已闭柴扃:说明钓鱼人已结束一天的工作,强调归隐和宁静。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水阔云低屋,风高浪扑星”,形成了和谐的对称。
  • 意象:使用“孤雁”、“炊烟”等意象,增强了诗的情感和画面感。
  • 拟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赋予其情感,使读者产生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湖边村庄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感悟,表达了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炊烟:象征温暖、生活的气息,代表着人们的安宁。
  • 孤雁:象征孤独与自由,反映了人对生活的思考。
  • 水阔:象征广阔的天地,体现诗人心胸的开阔。
  • 幽人:象征隐逸生活,体现对自然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湖村晚泊》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陈浩
    • C. 杜甫
  2. 诗中“孤雁没沙汀”表达了什么意境?

    • A. 人的孤独
    • B. 自然的美丽
    • C. 生活的繁忙
  3. “风高浪扑星”中“浪扑星”表示什么?

    • A. 浪拍打着星空
    • B. 星星在水中
    • C. 风吹动浪花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泊船瓜洲》王安石

诗词对比

  • 陈浩的《湖村晚泊》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同为描写水边景象的诗作,但前者更侧重于田园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而后者则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田园诗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