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持国宿寺太学官舍》
时间: 2025-01-11 09:56: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翳翳云月薄,冷冷雪风清。
学省夜岑寂,天街断人行。
广庭层阁险,寻廓步馀明。
松篠递遥响,如闻弦诵声。
悠悠子佩诗,讲座庙埃生。
迥就直舍休,亹亹谈道精。
心会境物融,泯然遗世营。
寒眠屡展转,寤言写素诚。
白话文翻译:
朦胧的云层和月光稀薄,寒冷的雪风吹得清冷。
学省里夜晚静谧无声,天街上行人稀少。
宽广的庭院和高阁显得险峻,走在空旷的走廊上还剩些微的光亮。
松树和竹子相互传递着遥远的声音,仿佛听见弦乐在吟诵。
佩戴诗章的学子,讲座如庙宇一般的清幽。
远离喧嚣的住所,畅谈道理的精深。
心灵与境界融为一体,恍若遗忘了世俗的纷扰。
在寒冷的夜里反复翻身,清醒时的言辞流露着真诚。
注释:
- 翳翳:指云层重叠,遮挡光线。
- 学省:指国家的学术机构。
- 岑寂:形容夜晚的静谧。
- 天街:指城市的街道。
- 松篠:松树和竹子,象征清雅。
- 亹亹:形容谈话生动有趣。
- 泯然:消融,融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江休复,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士人生活,常流露出淡淡的忧思和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江休复居住的太学官舍,描绘了学术生活的清幽与思考的深邃,反映了士人对知识和内心世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同持国宿寺太学官舍》是一首描绘寒冬夜晚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开篇两句“翳翳云月薄,冷冷雪风清”,就营造出一种寒冷而清新的环境,给人一种孤寂的感受。接下来的“学省夜岑寂,天街断人行”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的氛围,表现出诗人身处的环境是多么的冷清。
随着诗的展开,诗人通过“广庭层阁险,寻廓步馀明”描绘了环境的险峻与幽深,而“松篠递遥响,如闻弦诵声”则引入了一种音乐的意象,让人感受到自然与学问的结合。在后面的句子中,诗人表现出一种对学问的渴望和对道理的深入探讨,最终达到了“心会境物融,泯然遗世营”的境界,表达出了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环境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知识的追求,表现出士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翳翳云月薄:描绘夜空中云层重叠,月光微弱,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 冷冷雪风清:寒冷的雪风让人感到清新,反映出冬夜的寒意。
- 学省夜岑寂:学府的夜晚宁静,映衬出诗人的孤独。
- 天街断人行:街道上行人稀少,进一步加深孤寂感。
- 广庭层阁险:宽广的庭院与高阁显得险峻,暗示环境的清幽与高远。
- 寻廓步馀明:在空旷的走廊上行走,仍能感受到些微的光亮。
- 松篠递遥响:松树和竹子互相传声,象征自然的和谐。
- 如闻弦诵声:声音宛如琴声,带出一种文化的气息。
- 悠悠子佩诗:带着诗意的学子,讲座如庙宇般庄重。
- 讲座庙埃生:学术讲座如庙宇般神圣,传达了对知识的尊重。
- 迥就直舍休:远离世俗的喧嚣,安静地思考。
- 亹亹谈道精:谈话生动而深入,显示学问的魅力。
- 心会境物融:心灵与外界融为一体,达到了和谐。
- 泯然遗世营:遗忘了世俗的纷扰,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
- 寒眠屡展转:在寒冷的夜里,反复翻身,显示内心的不安。
- 寤言写素诚:清醒时的言辞流露出真诚,表现对知识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如闻弦诵声”,通过音乐的意象增强诗的韵味。
- 拟人:松竹“递遥响”,使自然景物具有人性。
- 对仗:如“翳翳云月薄,冷冷雪风清”,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月:象征朦胧与神秘。
- 雪风:象征寒冷,暗示孤独。
- 学省:象征知识与学术。
- 松篠:象征自然的和谐与清雅。
- 讲座:象征求知的场所与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环境给人什么感觉?
- A. 热闹
- B. 寒冷
- C. 温暖
-
“心会境物融”中“心”和“境”指的是什么?
- A. 外界与内心
- B. 诗人与自然
- C. 学问与道理
-
诗中的“松篠递遥响”表现了什么?
- A. 诗人对自然的感受
- B. 行人的声音
- C. 夜晚的宁静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李白的作品,同样描绘夜晚的孤寂与思考。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亦有孤独之感。
诗词对比:
- 江休复 vs. 李白:两位诗人在描绘孤独时的意象和情感有所不同,江休复更偏向于自然与哲理的结合,而李白则多表现个人情感与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江休复诗文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