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时间: 2025-01-22 21:15:33

重来携酒高歌地,依旧飞沙。

依旧啼鸦。

绕遍湖堤不见花。

惯经作客凄凉味,便不思家。

争奈天涯。

醉卧醒来日又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桑子
作者: 顾随

重来携酒高歌地,依旧飞沙。
依旧啼鸦。
绕遍湖堤不见花。
惯经作客凄凉味,便不思家。
争奈天涯。
醉卧醒来日又斜。

白话文翻译

诗人再次来到此地,手中举着酒杯高歌,然而眼前依旧是飞扬的沙尘,耳边依旧是乌鸦的啼鸣。环绕着湖堤走了一圈,竟然找不到一朵花。习惯了作为客人而品味的凄凉滋味,心中便不再思念故乡。无奈于天涯海角,醉卧在此,醒来时日光又已倾斜。

注释

  • 高歌地:指在此地高声唱歌。
  • 飞沙:形容环境的荒凉,沙尘四起。
  • 啼鸦:乌鸦的叫声,通常被认为是凄凉的象征。
  • 湖堤:湖边的堤坝,诗人绕行于此。
  • 作客:指在他乡做客,感受到的孤独和凄凉。
  • 天涯:指遥远的地方,表达了离家的无奈和孤独。
  • 醉卧:形容饮酒后酣睡,表现出对现实的逃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随(1898-1982),字国华,号天风,近代著名诗人、学者。他的诗风多样,既有古典的韵味,也融入了现代的元素。顾随深受古典文化熏陶,其作品常常反映出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融。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顾随晚年,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境遇的变迁之时。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正是他在复杂社会背景下,心灵挣扎的真实写照。

诗歌鉴赏

《采桑子》以其独特的情感和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诗的开篇,诗人手执酒杯,意欲高歌,却被眼前的飞沙与啼鸦所打断。这种对比,逐渐渗透出一种失落的情绪,面对自然的荒凉与孤寂,诗人内心的挣扎愈发显得沉重。

接着,诗人环湖而行,却发现湖堤上竟然没有一朵花。这一意象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失望与无奈。作为“作客”的他,虽然身处异乡,心却早已被凄凉的滋味所占据。在这种情感的重压下,诗人不再思念家乡,而是被天涯的无奈所困扰。

而“醉卧醒来日又斜”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醉酒后的沉睡仿佛是对现实的逃避,但当清醒时,日头已斜,现实依旧无情。这种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重叠,在诗中形成了一种流动的美感,使得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愈加深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重来携酒高歌地”:重游故地,手中酒杯,表现出一种对往昔的怀念与渴望。
    • “依旧飞沙,依旧啼鸦”:环境的变化与内心感受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诗人的失望。
    • “绕遍湖堤不见花”:环绕湖边,寻找美好,却什么也没有,反映出心中的空虚。
    • “惯经作客凄凉味”:习惯了他乡的孤独和凄凉,心中早已无家可念。
    • “便不思家,争奈天涯”:无奈于四方漂泊,思乡情愫被现实压抑。
    • “醉卧醒来日又斜”:沉醉于酒中,醒来后现实依旧,时间的流逝让人感慨。
  • 修辞手法:

    • 对比:高歌与荒凉环境的对比,突显内心的失落。
    • 意象:飞沙、啼鸦等意象,构建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拟人:将时间和空间拟人化,表现诗人对生活的无奈。
  •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孤独与无奈的深刻认知。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内心的情感世界,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飞沙:象征环境的荒凉与失落,表现出诗人的孤独感。
  • 啼鸦:象征凄凉和失落,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湖堤:作为活动场所,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的向往与现实的失落。
  • :象征美好的事物,缺失的花朵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空虚与失落。
  • 醉卧:代表对现实的逃避,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采桑子》的作者是谁? A. 顾随
    B. 李白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飞沙”象征什么? A. 美好
    B. 荒凉
    C. 快乐

  3. 诗人“醉卧醒来日又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现实的无奈
    C. 对故乡的思念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同样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 《月下独酌》 - 李白:探讨孤独与饮酒的关系。

诗词对比:

  • 《采桑子》 vs 《静夜思》: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采桑子》更侧重于对现实的无奈与孤独,而《静夜思》则更直接地抒发了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介绍古典诗词的背景和风格。
  • 《顾随诗文选》 - 收录顾随的代表作品,深入分析其创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