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辅斋先生掌教无锡》
时间: 2024-09-19 22:10: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辅斋先生掌教无锡
作者:彭谊 〔明代〕
青春领教共称宜,
况以才华越等夷。
两袖天香辞陛日,
一帆秋色发舟时。
潞河风落蘋初放,
官道霜晴柳半疏。
悬想毗陵多俊彦,
一经从此得名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我对辅斋先生的敬意与赞赏。年轻时就受到他的教导,真是非常合适。更何况他的才华超越了普通人。两袖清风,辞别了日常的烦扰,正如一帆顺风,在秋天的时光中出发。潞河上风吹落了水面上的浮萍,官道旁的霜雪晴空下,柳树显得有些稀疏。我想象着毗陵(今常州)有许多杰出的人才,能在这里遇到这样的名师,真是我的幸运。
注释
- 青春领教:指年轻时接受教诲。
- 称宜:合适、适宜的意思。
- 越等夷:超越了同类,更加出众。
- 两袖天香:形容清白、高洁的品格。
- 辞陛日:告别繁忙的日子。
- 一帆秋色:在秋天的美丽时光中出发。
- 潞河:指潞河,流经今山西省。
- 官道:指官府的道路。
- 霜晴柳半疏:指霜后的晴天,柳树显得稀疏。
- 悬想毗陵:想象毗陵有许多英才。
- 名师:指有名的老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彭谊,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与人文情怀,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彭谊对辅斋先生的感激之情,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老师的无限敬仰,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教育的重视。
诗歌鉴赏
本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辅斋先生的深厚敬意。开篇用“青春领教共称宜”引出主题,诗人回忆起年轻时在老师的教导下成长,感慨万千。此句不仅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更传达了教育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况以才华越等夷”则强调了辅斋先生的卓越才华,仿佛在对比普通人,彰显出老师的独特地位。此时诗人已经不仅是在表达个人情感,更在反映社会对优秀教师的尊重。
“两袖天香辞陛日”一句,形象地描绘出老师的高洁品格,隐喻着一种不为世俗名利所动的清醒态度。作者用“秋色”和“舟时”描绘出一种宁静的学习氛围,仿若在传达知识的传承过程如同一帆顺风。
最后几句以“悬想毗陵多俊彦”结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仿佛在说,能够遇到这样的名师,必定能培养出更多的杰出人才。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对个人成长的回忆,也有对师生关系的深刻理解,体现了古代文人对教育的重视与尊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青春领教共称宜:年轻时受到老师的教导,真是合适的经历。
- 况以才华越等夷:更何况老师的才华超越了同类,显得尤为出众。
- 两袖天香辞陛日:老师两袖清风,远离世俗的纷扰,正如告别日常的繁忙。
- 一帆秋色发舟时:在这美丽的秋天,像一帆顺风一样出发。
- 潞河风落蘋初放:潞河上的微风吹落了水面的浮萍,描绘出一幅优美的自然景象。
- 官道霜晴柳半疏:官道旁,霜后的晴天,柳树显得疏落。
- 悬想毗陵多俊彦:想象毗陵地区有许多杰出的人才。
- 一经从此得名师:能够遇到这样的名师,真是幸运。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春领教”比喻了学习过程。
- 拟人:潞河的风似乎有了生命,赋予了场景以情感。
- 对仗:如“两袖天香”和“一帆秋色”,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教育的尊重与对老师的感激,表现了作者对知识渴求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春:象征着希望和成长。
- 天香:象征高洁与纯粹。
- 秋色:代表成熟和思考的季节。
- 潞河:代表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环境。
- 柳:象征柔韧与生命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该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爱情
B. 教育与师生关系
C. 自然景观 -
“两袖天香”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高洁品格
C. 旅行 -
诗中提到的“毗陵”是指哪个地方? A. 无锡
B. 常州
C. 山西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汪伦》 李白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与《赠汪伦》相比,彭谊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师生情谊的深厚,而李白的诗则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感慨。两者都展现了情感的真挚,但在对象与情感深度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集》
- 《古典诗词鉴赏与解析》
- 《彭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