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高寄泉孝廉柳桥晴絮图 其二
——李承谟
仿佛风光似灞桥,
行人到此几魂消。
高车驷马重过日,
好认临风碧玉条。
白话文翻译
这幅画的风光仿佛与灞桥的景色相似,
到这里的行人都会被这美景所迷醉。
华丽的马车在阳光下穿行,
特别能认出那迎风飘拂的柳条。
注释
- 仿佛:似乎,仿佛。
- 风光:指自然景色。
- 灞桥:灞桥是指位于西安灞河上的一座桥,古有美丽景致。
- 行人:行走的旅人。
- 魂消:形容景色之美让人陶醉,失去了神志。
- 高车驷马:高贵华丽的马车,驷马指四匹马拉的车。
- 碧玉条:形容柳条的颜色如碧玉般美丽。
典故解析
- 灞桥:灞桥是中国古代文人笔下常见的景点,历代诗人对其赞美不绝,象征着美丽的自然风光与诗意的生活。
- 高车驷马:古代贵族的出行方式,象征富贵与荣耀,常用于描绘高雅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承谟(生年不详—1811年),字洵和,号白田,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内心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柳桥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繁华的感慨。开头的“仿佛风光似灞桥”便引入了一个令人向往的景象,灞桥作为古代诗人常用的意象,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厚重。接下来“行人到此几魂消”,展现出景色之美令人心醉的特质,仿佛让人忘却世间的一切烦恼,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向往。
“高车驷马重过日”一句,意味着华丽的车马在阳光下穿行,暗示着繁华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可以看作对人生短暂的思考,财富与繁华终究会消逝,唯有自然的美景与情感是永恒的。最后一句“好认临风碧玉条”,则用精美的意象表达了柳条在风中轻盈摇曳的美丽,进一步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一种清新而恬淡的感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仿佛风光似灞桥:描写景象,暗示这幅画的美丽与灞桥相似。
- 行人到此几魂消:行人见到美景,心神恍惚,陶醉其中。
- 高车驷马重过日:华丽的马车在阳光下穿行,彰显富贵与繁华。
- 好认临风碧玉条:形象生动地描绘柳条在风中的轻盈美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条比作碧玉,强调其色彩和美感。
- 拟人:通过“魂消”表现景色的吸引力,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繁华过眼云烟的思考,最终引导读者感受到一种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灞桥:象征美丽的自然风光。
- 行人:代表寻求美好生活的人们。
- 高车驷马:象征富贵与荣耀。
- 碧玉条:象征自然的柔美与灵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灞桥”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西安
- B. 北京
- C. 南京
- D. 杭州
-
诗中“高车驷马”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富贵
- C. 自然
- D. 战争
-
“行人到此几魂消”中的“魂消”是什么意思?
- A. 魂魄离去
- B. 心神恍惚
- C. 精疲力尽
- D. 失去意识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之美,表现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人生的无常与感慨,主题相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李承谟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承谟及其诗词研究》
以上内容为该诗的全面解析,帮助读者理解诗的意境与情感,提升古诗词的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