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小童》
时间: 2025-04-27 11:09: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训小童
饭罢令人唤小童,
敢烦捉耳为开蒙。
芎茶不用焦汤点,
纸被还将艳火烘。
醉欲伴眠当倩月,
热求挥汗合邀风。
它时我建青油幕,
廉汝封侯学卫公。
白话文翻译:
吃完饭后让我叫小童,
敢麻烦你捉住耳朵来启蒙。
芎茶无需用焦汤来调,
纸被还要用艳火来烘烤。
醉了想伴着月亮入睡,
热切希望挥汗能共邀风。
将来我设置青油的幕帘,
希望你能封侯像卫公那样。
注释:
字词注释:
- 小童:指的是年轻的孩子或学生。
- 捉耳:象征教育或惩戒,抓耳是表示教训。
- 芎茶:一种茶,通常指香茶。
- 焦汤:焦的汤,指用火过于煮沸的茶。
- 艳火:明亮的火焰,形容烘烤的火势。
- 倩月:美丽的月亮,指夜晚的月色。
- 挥汗:流汗,形容劳作。
- 青油幕:用青油制成的帷幕,象征富贵的生活。
- 卫公:指卫青,汉代著名的将领,象征功名。
典故解析:
- 卫公:卫青是汉武帝时期的名将,他的封侯和功绩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华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传达了对教育和培养年轻人的重视,风格典雅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对小童的关爱与教诲,表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对未来的期望。
诗歌鉴赏:
《训小童》是一首充满教育意味的诗,展现了诗人对年轻一代的关心和期望。诗的开头,诗人以“饭罢”引入,表现出一种生活的场景,接着让小童捉耳,这一动作象征着教育的必要性和启蒙的过程。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提到芎茶与焦汤,表明教育应当温和而不必过于严厉。
在后面的几句中,诗人通过描绘醉卧月下和渴望清风的意象,展示了一种对自然的向往与人性化的情感。最后的“青油幕”和“廉汝封侯”则表现出对小童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像卫公一样受到尊重和认可。
全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生活的细腻描绘,又有对理想的寄托,展现出诗人温情而理智的教育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饭罢令人唤小童:吃过饭后,诗人开始呼唤小童,暗示教育开始。
- 敢烦捉耳为开蒙:要求小童接受教导,捉耳象征警示与引导。
- 芎茶不用焦汤点:教育中要有温和的方式,不用过于严厉。
- 纸被还将艳火烘:生活中需要细心呵护,象征对小童生活的关心。
- 醉欲伴眠当倩月:描绘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醉卧月下。
- 热求挥汗合邀风:表达对努力学习和生活的渴望。
- 它时我建青油幕:展望未来,设想富贵的生活。
- 廉汝封侯学卫公:希望小童能有所成就,成为像卫青那样的英雄。
修辞手法: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如“青油幕”象征富贵与成就。
- 意象:如“月”、“风”展现自然的美好与生活的理想。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教育的重视与对未来的期望,传达了诗人对小童成长的关心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体现了教育的力量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童:象征未来与希望。
- 芎茶:代表温和的教育方式。
- 月:象征理想与宁静。
- 风:象征自由与清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卫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卫青
- B. 韩信
- C. 张良
-
“捉耳”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温暖
- B. 教导
- C. 忍耐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愿望?
- A. 小童成为诗人
- B. 小童成就事业
- C. 小童回家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对社会的责任感,但华岳的《训小童》更为直白地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处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