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袁机仲通鉴纪事本末 其二》

时间: 2025-04-28 06:43:21

务勤远略广威恩,旄节兵戈出玉门。

但使蒲桃天马至,不妨公主嫁乌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务勤远略广威恩,旄节兵戈出玉门。但使蒲桃天马至,不妨公主嫁乌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功勋卓著、施恩广大的将领的赞美,强调他们在边疆出征、捍卫国家的壮志豪情。只要蒲桃和天马能够到达,不妨公主就嫁给乌孙国的王子。

注释:

字词注释:

  • 务勤:努力勤奋。
  • 远略:远大的谋略。
  • 广威恩:广泛的威望和恩泽。
  • 旄节:古代军旗,象征军队。
  • 兵戈:兵器和战争。
  • 玉门:古代西域的边关,象征边疆。
  • 蒲桃:一种果实,象征美好的事物。
  • 天马:传说中的神马,寓意快速和神奇。
  • 公主:指的是王国的女儿,通常与外族联姻以增强联系。
  • 乌孙:古代一个民族,位于西域地区。

典故解析:

  • 玉门关: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象征着边防和对外关系。
  • 乌孙国:在历史上与汉朝有过交往,常作为外交婚姻的对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元,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较为动荡的时代,诗风多受当时社会和历史环境的影响。其作品常反映家国情怀和对边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诗作的背景可能与清代对西域的军事和外交活动有关,表达了对将领的赞美和对国家稳定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清代诗人对边疆将领的崇敬与赞美。开头两句“务勤远略广威恩,旄节兵戈出玉门”,描绘了将领的伟大形象,强调了他们的勤奋与远见。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一种理想化的希望,表达了只要有美好的事物到来,就可以成就更大的事情。诗中通过“蒲桃”和“天马”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对未来美好的向往,既有对将领的赞美,也寓意着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团结。

整首诗通过对将领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注。诗的情感基调积极向上,表现出一种雄心壮志和乐观的态度,使得整首诗不仅在形式上优美,也在内容上富有深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务勤远略广威恩:强调将领的勤奋和高远的抱负,广泛的恩德与威望,使其在军中备受尊重。
  • 旄节兵戈出玉门:描绘将领带领军队出征边疆,保卫国家的场景,体现出勇敢和责任感。
  • 但使蒲桃天马至:表达一种理想或愿望,只要有美好的事物来临。
  • 不妨公主嫁乌孙:借用外族联姻的方式,暗示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结构对称,形成了音韵和谐的效果。
  • 比喻:将“蒲桃”和“天马”作为美好事物的象征,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边疆将领的赞美,表现出对国家的关心和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旄节:象征军队和军事力量,代表铮铮铁骨的将领。
  • 蒲桃:象征美好,代表希望和未来的美好愿景。
  • 天马:代表快速和神奇,寓意着美好事物的到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务勤远略广威恩”意指什么? a) 将领的勤奋和抱负
    b) 将领的财富和权力
    c) 将领的家族背景

  2. “玉门”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和平
    b) 边疆和对外关系
    c) 皇宫

  3. 诗中提到的“蒲桃”和“天马”有什么象征意义? a) 代表战争
    b) 象征美好事物的到来
    c) 代表历史人物

答案:

  1. a) 将领的勤奋和抱负
  2. b) 边疆和对外关系
  3. b) 象征美好事物的到来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长恨歌》白居易:同样描绘了历史人物和爱情故事,但侧重情感的细腻和历史的沉重。
  • 《春江花月夜》:同样使用了自然意象,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更强调诗意的流畅与细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选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鉴赏与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