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留题云门寺
——释智仁 〔宋代〕
秦峰千古寺,岂易得跻攀。
一梦几回到,片心长此间。
溪光涵石壁,秋色露松关。
静室孤禅后,寒钟夜满山。
白话文翻译:
《留题云门寺》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云门寺的深刻感受。诗中提到,秦峰上的古寺千年不变,想要攀登并不容易。诗人曾多次在梦中回到此地,心中对这里的眷恋长久不衰。溪水的光影映衬着石壁,秋天的景色透过松树的缝隙显现出来。静谧的房间里,独自修禅后,寒冷的钟声在夜晚回荡于整座山中。
注释:
- 秦峰:指的是云门寺所在的山峰,象征着古老的寺庙。
- 跻攀:攀登,形容到达的艰难。
- 一梦几回到:多次梦见回到这里。
- 片心:片段的心情,指诗人对云门寺的思念。
- 溪光:溪水的光影。
- 石壁和松关:自然景观,展现了寺庙的环境。
- 静室:安静的房间,指修禅的场所。
- 寒钟:寒冷的钟声,传递出寂静和孤独的氛围。
典故解析:
云门寺:位于中国浙江省,是著名的佛教寺庙,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诗人提及此寺,表达了对其历史和文化的敬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释智仁,宋代僧人,以其诗词和禅理闻名。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物表现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游览云门寺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这座古寺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留题云门寺》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诗人在优美的自然景色中沉浸,流露出对寺庙深厚的情感。开头的“秦峰千古寺”即设定了场景,古寺的历史感与自然的雄伟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岂易得跻攀”则揭示了这座寺庙的神秘与高不可攀,使人更想向往。
“一梦几回到,片心长此间”则表现了诗人对云门寺的深切怀念,仿佛梦中的归属感与现实的距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的中间部分描绘了自然景色的静谧与美好,溪水的光影、秋天的色彩交织,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最后两句则回归到诗人内心的宁静,独自修禅后,寒钟的声音在夜晚回荡,显得格外孤寂而深沉。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云门寺的描写,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探讨,传达了对禅宗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秦峰千古寺:以“千古”强调寺庙的悠久历史。
- 岂易得跻攀:表达了到达寺庙的困难,暗示其神圣。
- 一梦几回到:反复回到梦中,显示出对寺庙的深情。
- 片心长此间:虽身在他处,心却常在此地。
- 溪光涵石壁:溪水的光影映照在石壁上,展现自然的美。
- 秋色露松关:秋天的色彩通过松树显现,增添了诗的意境。
- 静室孤禅后:在静谧的房间中修禅,强调内心的宁静。
- 寒钟夜满山:钟声在夜晚回荡,营造出孤独而深远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寺庙比作心灵的归属。
- 拟人:溪光和秋色似乎在与人交流,增添了生动性。
- 对仗: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云门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禅宗生活的向往,传递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秦峰:古老与永恒,象征着历史的沉淀。
- 溪光:流动与变化,象征自然的美和生命的流转。
- 秋色:象征成熟与凋零,传达出时间的无情。
- 寒钟:孤寂与思考,代表内心的沉静与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寺庙位于哪个地方?
- A) 云门寺
- B) 少林寺
- C) 灵隐寺
- D) 白马寺
-
诗人最常在梦中回到哪里?
- A) 家乡
- B) 云门寺
- C) 他的老师身边
- D) 其他寺庙
-
诗中提到的“寒钟”象征什么?
- A) 热闹
- B) 孤独
- C) 友谊
- D) 快乐
答案:
- A) 云门寺
- B) 云门寺
- B) 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 比较《留题云门寺》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与内心的宁静,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释智仁的诗则更着重于对历史和内心的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李明著
- 《宋代诗人研究》——张华著
- 《禅与诗》——王晓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