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除夕作 宋祁 〔宋代〕 四十九年今日到,来欢往戚是欤非。 床头周易有深意,自此恐须三绝韦。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今天是我四十九岁的生日,回顾过去,欢乐与悲伤交织,这些是是非非真的重要吗?床头的周易书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从今往后,我恐怕需要三次断绝世俗的束缚。
注释: 字词注释:
- 四十九年:指作者四十九岁。
- 来欢往戚:指生活中的欢乐与悲伤。
- 是欤非:指这些是是非非。
- 周易:古代的一部占卜书籍,也包含哲学思想。
- 三绝韦:比喻断绝世俗的束缚,韦指皮带,三绝韦意味着多次断绝。
典故解析:
- 周易:《周易》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占卜书籍,由《易经》和《易传》组成,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如阴阳、五行等,被后世广泛研究和应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与兄宋庠并称“二宋”。他的诗文风格清新,善于抒情,尤其擅长写景。此诗创作于作者四十九岁生日之际,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世俗的超脱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祁在四十九岁生日时所作,通过对周易的思考,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首句“四十九年今日到”直接点明了作者的年龄,引出了对过去的回顾。第二句“来欢往戚是欤非”则表达了对生活中欢乐与悲伤的反思,提出了“是是非非真的重要吗”的疑问。最后两句“床头周易有深意,自此恐须三绝韦”则通过对周易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超脱态度,认为从今往后需要多次断绝世俗的束缚,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四十九年今日到”:直接点明作者的年龄,引出对过去的回顾。
- 第二句“来欢往戚是欤非”:表达了对生活中欢乐与悲伤的反思,提出了“是是非非真的重要吗”的疑问。
- 第三句“床头周易有深意”:通过对周易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 第四句“自此恐须三绝韦”: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超脱态度,认为需要多次断绝世俗的束缚。
修辞手法:
- 比喻:“三绝韦”比喻断绝世俗的束缚。
- 反问:“是欤非”通过反问表达了对生活中欢乐与悲伤的反思。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世俗的超脱。作者通过对周易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周易:象征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
- 三绝韦:象征着断绝世俗的束缚,追求精神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宋祁 B. 宋庠 C. 苏轼 D. 王安石
-
“床头周易有深意”中的“周易”是指什么? A. 一种古代的占卜书籍 B. 一种古代的哲学书籍 C. 一种古代的历史书籍 D. 一种古代的文学书籍
-
“自此恐须三绝韦”中的“三绝韦”比喻什么? A. 多次断绝世俗的束缚 B. 多次断绝友情 C. 多次断绝亲情 D. 多次断绝爱情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世俗的超脱。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对比:
- 宋祁的《除夕作》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世俗的超脱,但苏轼的诗更多地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这种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祁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的生平与作品。